鯨魚禪師 作品

第485章 吃美食,出損招兒

跟王祝銅的官方會面結束之後,張浩南對王祝銅印象還可以,沒有過度熱情,也沒有過度謙卑。

不卑不亢,也不擺“百里侯”的派頭以及架子,這種不擺,不是刻意的,很多小動作小細節,都能暴露一個人的日常習慣。

王祝銅在張浩南這裡的評分是可以的。

人們習慣於“捧紅”,此時長三角的縣域經濟明星就那麼幾個,外沙市多少有些孤孤零零,但這不是外沙市不努力,而是沒轍。

跟松江毗鄰,可要是坐長途汽車,三四個小時是起碼的,上哪兒說理去,怪長江口太寬嗎?

外部投資又不是傻的,同樣是長江口,同樣的資金,在南岸投資什麼配套都輕輕鬆鬆,包括物流,而在北岸直接增加三倍以上的物流成本,本錢只要不是特別雄厚或者特別少,九成九不會跑去外沙市蠻幹。

張浩南不怕是因為他經營的商品特殊,農副產品為主,並且基本上都可以看作大宗物資。

物流上天然對水路運輸更看重,所以可以彌合城際交通的公路運輸缺陷。

這也是為什麼外沙市歡迎“沙食集團”的中小幹部,一個個姿態頗有些低下的緣故。

不得不如此,不得已而為之。

張浩南扔給邱少飛的“五百萬”添頭,在外沙市過去二十年中,都是大投資,絕不可能是添頭。

六千萬?上億?

國家級的項目他們連摸都摸不到,想屁吃呢。

王祝銅畢竟是外沙市本地出來的,而且也是正兒八經泥腿子混出頭,想要給老家搞點實惠的產業,屬於正常心理。

除非是那種完完全全的老爺心態,才會扭曲地巴望著家鄉越窮困越落後越好,因為肥肉永遠是自己吃,底下打賞幾根骨頭就完事了。

“我跟王市長呢,更長遠的溝通沒有,但是都從崇州市的全局出發考慮。如果可以新增一個吞吐量有沙城港二十分之一的港口……”

“做啥好夢呢?二十分之一?老邱,你是不是對全國最大內陸港碼頭有啥錯覺?”

“……”

沙城的港口牛逼就牛逼在不需要怎麼改動就是天然良港,後來剝離了一部分功能出去,主要業務不再是貨貿標箱幾十萬還是幾百萬,也依然穩坐頭把交椅。

二十分之一就是百強,不用想的。

“不過你們這種想法很好,我喜歡。”

張浩南一口一個八爪魚,吃完之後,神情愉悅地說道,“按照現在的原材料價格,估計幾個億就能搞定。不過呢,這種項目,政務院不點頭,等於放屁。政務院要審核,起碼省裡要通過。那麼首先就要崇州市方面要發點力。”

一環扣一環,最後就是王祝銅自己,要說服崇州市的領導班子,然後統一思想,去跟省裡爭取支持。

而爭取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說投資方面表示搞定了,那省裡屁都不會有一個,直接同意,然後推動項目在政務院過關。

至於說部委的考察等等,那都是做事的人要應付的,屬於基本操作。

“關鍵是現在沒有思路啊。”

“這有何難?”

張浩南突然笑得有點奸詐,對邱少飛支了一個損招,“老邱,你讓王市長做好崇州市內部的工作之後,就去姑蘇、建康、梁溪訪問考察,讓他們港務局過來考察地址之後,再談入股的事情嘛。”

“啊?”

“啊什麼啊?新時代了,市場經濟嘛。再說了,全國一盤棋,富哥就不能給個五十一百的,讓親弟兄也吃個炸雞可樂?”

“張老闆,你這個想法……嘶……還真別說……”

要是跟外資談,那就是免談,被人吐槽“割地”那還得了?

但這要是拉上省內的“富哥”,就不是一回事兒,尤其是姑蘇,這光景還沒有什麼“姑蘇港”的說法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