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614 有驚無險,風平浪靜

某種程度上來說,張浩南算是本地區理想主義者的一座靠山,荒涼是肯定荒涼的,這山頭寸草不生鳥不屙屎,管飯是不可能了,但靠過來小坐休息,借一下山陰遮陽避雨,張老闆也不會介意。

“跟陸文兵加深合作,還是有好處的。”

“公對公嘛。”

聽到劉諶建議,張浩南也很坦然,陸文兵這雜種也是個絕頂聰明的傢伙,雖然不喜歡,但有一說一,正因為他絕頂聰明,很多事情的推動,有他幫忙,能省不少事情。

跟那些天天喝咖啡裝逼的殭屍比起來,陸文兵至少還像個人。

聊了會兒天,幾個熊孩子拿了一些水果糕點過來,老先生們吃得也挺高興。

之後就是在吾家埭散散步,一村的建設已經像模像樣,村裡通勤都是兩車道,工廠旁邊則是四車道,路邊綠化和燈光指示牌都很風格,看得魏剛很是歡喜,讓張浩南給他老家也捐個幾百萬,修幾條路和老年活動室。

他現在退休回鄉下,看個報紙都是過期的,簡直無語。

“叫我說你就搬過來住,你住老家有啥卵用?別人想要拍馬屁,又不敢拍得太重。拍重了有貪汙浪費的嫌疑;不拍又好像對老幹部關懷欠缺。讓人患得患失。”

“……”

禿頭老漢一聽張浩南這話,竟是覺得有點道理。

剛要點頭呢,就聽張浩南道:“正好集團要擴張,你老家那地盤蠻大的,我看可以開發一下。正好有幾個年輕英才,我可以推薦過去,做你老家的村長。”

“……”

禿頭老漢的頭皮血管似乎又要隆起來。

去別的村打生打死,張浩南指不定還不太好意思,但禿頭老漢的老家,他耀武揚威一點壓力都沒有。

一旁劉諶面帶微笑,但有些好奇地問道:“你在農村建設方面,是不是有啥想法?”

“之前市政府想要把四個大隊都併入吾家埭,我是堅決反對的。最後市區鎮和村裡頂住了壓力,只是並了兩個村。我還是原先的觀點,一萬人就是一條分水嶺,戶籍人口超過一萬,就不能用老辦法去管理。人數過萬,智商減半啊。”

“現在‘合村並寨’是趨勢,總歸會有超大規模的村級單位出現。”

“那就一定會有超大規模的問題跟著出現,這是必然規律。”

幾人漫步村道,村內小河治理得很乾淨,冬季能夠直接看到河底,透明到小船漂在上面,宛若浮空,只這景象,看了也是舒服的。

張浩南也是如此,心情相當不錯地繼續道,“去年還是前年,跟魏市長也聊過這些問題的。基層的幹部水平,能夠出現魏市長這樣的天才,那是小概率事件。正如有些企業家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能夠發跡一樣,有些基層幹部,其實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能夠把隊伍帶出來。所以千八百人的隊伍如果能做的像模像樣,沒有激烈的外部競爭刺激,簡單地擴大規模,最終必然是頭破血流。”

“哪怕是部隊裡連長變營長,營長變團長,需要操練多少年?大大小小的演習哪怕只是演戲,背書都要背死人。”

“所以別的地方我不管,反正我住的地方,就不允許擴村原始戶口超一萬。並且在‘新村民’問題上……”

張浩南抬手指了指遠處的“吾家花苑”,“喏,那就是辦法。”

“好處是方便基層管理?”

“就這一點,難道還不夠嗎?還是那句話,像魏市長這種人,那是少數。”

劉諶若有所思,“那麼在‘姑蘇產業園’上面,是不是可以圍繞‘合村並寨’做文章?”

“那就要肯花錢認真做調研了,科學管理上的事情,想要有用的數據,只有先捨得花錢。”

之所以劉諶會提出這麼個彷彿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那是表面上看確實相差甚遠,但如果真做了基層調查,尤其是社會調查和經濟調查,那麼就會發現,“姑蘇產業園”只要因地制宜來調整,是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好當地勞動力結構。

“在贛南的規劃,我看可以借鑑一下吾家埭的發展過程。”

劉諶想了想,原本打算晚上回姑蘇的,現在卻是有了新想法,“我打算在吾家埭做幾天調研。”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