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一百一十六章 百官炸鍋

等到差不多了的時候,趙禎才給了呂夷簡一個眼色。

呂夷簡會意,出列向趙禎拱手道:“官家,如今大宋上下多有弊端,皆因分權過重所致。政事堂、三司衙、樞密院各行其事,政令不能統一,造成全國各地政務混亂,法制、政令、軍務皆為鬆散。”

“哦?”

趙禎故作不知道:“那該怎麼辦呢?”

“臣請立一個新部門,統籌大宋各部,以使上下一心。”

呂夷簡平靜地說道。

這話出來,百官頓時心中一驚,紛紛以不敢置信地眼神看向呂夷簡。

大宋向來三權分立,行政權、軍權、財政權都被分開,甚至不止是這三權,連司法權也屬於三權分立。

地方衙門負責抓人,普通案件審判基本交由地方縣衙、州衙以及路的最高司法機構提刑司,殺人或者其它重罪就要上報刑部和大理寺,最終由大理寺進行審核。

也就是說,大宋司法權的情況就是地方衙門、提刑司、刑部以及大理寺各自獨立,分別交互了審查、緝捕、審判以及核查權。

四個部門各有警察局、法院以及監察院的部分職能,以此做到權力疊加,相互牽制的作用。

在分權如此嚴重的大宋,本身就是因為皇帝需要加強皇權。

讓士大夫階級雖然掌握有大部分權力,但卻在內部分裂,不能統一的情況下,威脅不了皇權。

所以大宋皇帝最擔憂的是士大夫階級統一權力。

如跟宋制大部分制度相似的唐代就是宰相權力比較大的時候,宋朝吸取唐代教訓,分管了宰相權力,加強皇權專制。

現在呂夷簡要求成立新的部門,不就跟唐朝的宰相制度一樣嗎?

莫非呂相這是要恢復唐制?

那官家不得震怒?

想到這裡,呂夷簡那一派的官員都擔憂不已。

而其它派系的官員卻暗自竊喜,幸災樂禍了起來。

甚至有不少御史諫官躍躍欲試。

一旦官家開口拒絕,他們便立即群起而攻,彈劾呂夷簡欺君罔上,意圖不軌。

“嗯,准奏!”

就看到趙禎毫不猶豫地答應,像是怕慢一秒呂夷簡就反悔一樣。

“官家,臣彈劾.”

幾乎就在趙禎同意的剎那,一個御史走了出來。

只是他剛開口就忽然覺得有些不對勁,隨後一臉驚詫地抬起頭看向趙禎道:“等會.官家,是臣耳朵壞了嗎?剛才官家說什麼?”

“朕說准奏!”

趙禎又重複了一遍,隨後說道:“自此設政制院,位在政事堂、三司府、樞密院之上,統籌大宋一切事務。”

“這這這官家怎麼能准奏了呢?”

“政制院豈不是恢復唐制?”

“若有人權知政制院,權力恐怕與丞相無異啊。”

下面百官頓時炸了鍋,一個個震驚無比。

新設立的政制院統籌全國一切事務,跟唐朝制度差不多,甚至比唐朝宰相權力還大,與漢時丞相能比。

這不是分散皇權嗎?

官家怎麼會同意?

當下眾人立馬就有人站出來說道:“官家,萬萬不可。唐時宰相政出政事堂,以至國家亂象叢生,李林甫、楊國忠、盧杞等人為禍朝綱,切不能讓宰相獨攬大權。”

“政制院與政事堂已無分別,甚至權力猶有過之,這與古之丞相有何區別?若是有奸相出,豈不是要害了大宋江山?”

“胡說八道,呂相自上任以來,兢兢業業,廢寢忘食。如何當不得政制院?”

“現在大宋內憂外患,正需要呂相來獨斷綱乾!”

“呵呵,範希文說得不錯,呂夷簡正是奸相也,以往也不過是提拔門人弟子,讓滿朝皆是其子弟,如今居然欺瞞官家,還想妄上奪權,居心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