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一百二十二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

他毫無保留地把印刷廠的問題說出來,其實還是捨不得賣掉,雖然父親不滿家族產業一直有個地方在虧錢,但他是個愛書之人,又怎麼真捨得把印刷廠賣給別人?除非那人跟他一樣都是愛書者。

趙駿想了想道:“那就去看看吧。”

對於別人來說,印刷廠肯定會虧錢。但對於他來說就不一樣了,辦報紙能回籠資金,印教科書也能回籠資金,大不了自己弄些詩詞去賣。

以他知道的那些詩詞,放在大宋,估計能造成柳永的效果,還怕東西賣不出去嗎?

孟承起見趙駿執意要去看看印刷坊,就只好帶路。

印刷坊離書社並不遠,就在外城小橫橋北的橋北坊市裡,這裡旁邊就是外城城牆,靠近汴梁城外,進出方便,是外城邊緣地區,地價相對便宜,所以多有工坊在其間。

跟書香坊文人墨客不同,橋北坊來往者明顯多是工人,各種各樣的工人,有印刷坊、織造坊、瓷器坊、茶葉坊、鐵器坊、冶煉坊等等。

這樣的坊市在汴梁外城靠近城牆那一側的特別多,全是手工作坊,它們的存在也撐起了整個汴梁的商貿繁華。

孟承起帶著趙駿和宋彩二人穿過橋北坊,又過了兩個街道,這才抵達了他的孟家印刷坊。

隔著老遠就有股墨臭味道襲來。

工坊佔地面積頗大,就坐落在五丈河邊上,殘餘的廢墨水基本都是排入河裡,加上週圍附近的其餘染織工坊、瓷器工坊、冶煉工坊都會排廢水,造成五丈河下游水都是渾黃帶著各種顏色。

從大門進去,就是一個巨大的院落,院落中搭著很多棚子,棚下曬著紙張。印刷坊除了印刷書籍以外,還要手工裝訂,因此刷完後就要曬好,再進行縫製。

院落內七八個印刷工人正在幹活,由於最近沒什麼工作,所以孟承起交代工人們印刷一些以前的書籍,倒是顯得沒那麼忙碌。

見到孟承起過來,工人們紛紛打招呼,管事地走過來點頭哈腰道:“東家!”

“都幹活吧。”

孟承起示意眾人不用管他們,隨後扭頭對趙駿說道:“公子看到了吧,印刷坊平日裡其實清閒得很,可能要三五月才有大活,若是自家不開書店,或沒有別的書店來進貨,基本都會虧空。”

“嗯。”

趙駿問道:“平日裡要虧些什麼?”

孟承起笑道:“我這地是買的,花了三千三百多貫,公子若是去租的話,每年租金怕也要七八十貫錢,還要給工人開薪水,養著二十多人,再給官府繳納地稅、商稅之類,一年下來怕是得虧個五六百貫。”

看著不多,但宋朝一個三口之家一年的收入能有個二三十貫就不錯了,當時打工一個月也就一兩貫錢,中產階級家庭的總資產也就兩三千貫,這一年虧空相當於小老闆五分之一的家產。

像孟承起家族,雖然是開糧商的,但一年收入也就幾萬貫,整個家族產業可能也就四五十萬貫左右,也難怪孟承起他爹不喜歡這個印刷廠,這麼虧下去確實是糟蹋錢。

至於宰相一年收入兩三萬貫,普通官員一年幾百上千貫,那是當官的事情,跟平頭老百姓可沒什麼關係,所以這筆錢其實已經是非常多。

趙駿皺起眉頭。

別看他抄家抄了上百萬貫出來,但皇城司還有那麼多人要養。

三千禁衛軍的固定工資是一個月一貫上下,加上各種津貼,一年大概三四十貫,三千人每年開銷就是十二萬貫。

然後還有兩千多名察子,察子的工資比禁衛軍稍微低一點,但也基本維持在每人每年三十多貫的樣子,所以皇城司五千多人每年就要給出去二十貫左右。

當初趙禎批了十萬貫下來就夠半年開銷,如果半年內趙駿沒抄家的話,他就得解散皇城司了。

可光靠抄家屬於殺雞取卵,不能長久,還是得有自己的生財之道才行。

現在趙駿接觸商業比較短,雖然知道可以插手茶、鹽、糧食等暴利行業斂財。但這些行業容易影響民生,一旦沒搞好很容易造成民生不穩,因此需要謹慎對待。

在每年花銷已經這麼大的情況下,再開個一年虧幾百貫的印刷廠,確實不是什麼好主意。

不過趙駿也沒有立即說不買,而是先在院子裡看看,一邊詢問孟承起印刷廠的情況,一邊四處觀察他們的運作方式、印刷情況以及雕版模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