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一百六十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

“為什麼?”

呂夷簡納悶不解。

“以古代生產力的極限,其實養活一兩億人沒什麼問題。但一來古代戰亂、天災、瘟疫都會造成大規模人口減少。”

趙駿看著他說道:“二來從漢代開始,財富就主要集中在大莊園主、大地主以及官僚階級手中,分配嚴重不均勻。如果把當時人們產的糧食平均分配下去,又怎麼能只極限於六千萬人呢?”

“財富不均勻?”

右側王曾也來了興致,扭過頭說道:“但從古至今,從未有過能完全平均財富的辦法,即便唐朝國初之時,均田法下,到唐中時期,也不復存在。”

他說的是唐初的均田制。

唐朝前期把因大量戰亂、天災、瘟疫等情況造成的無主荒地收歸國有,然後分配給百姓,均分田地,並且禁止田地買賣。

這使得當時百姓大多都有田地,社會資源高度平均,以此衍生出了貞觀與開元兩個盛世。

但可惜的是唐中葉,也就是安史之亂後,均田制崩壞,土地買賣的限制也被鬆開,自此土地兼併嚴重,到了唐代中後期,唐德宗開兩稅法,自此均田制徹底消散。

“是啊,外面的百姓沒有田地,比不得諸位宰相家中各個田畝無數,奴僕成群,出門有車馬、轎伕,在家中有炭火皮裘。”

趙駿雙手一攤,看向眾人說道:“想來以這裡每一個人的財富,養活萬人應該不是問題吧。”

聽到他的冷嘲熱諷,呂夷簡有些不高興道:“這些都是官家賞賜給我們,我們為朝廷操勞了一輩子,為了國家大事而奔波,理應受到這樣的待遇,你自己不也如此,又何必說我們呢?”

“的確,我也在享受國家的福利,但我還是想找個理由罵罵你們,看著伱們在這裡過得舒坦,外面的百姓卻生不如死,我心裡就有點不痛快。”

趙駿很是理直氣壯地說道。

眾人:“.”

趙駿扶著額頭就沒有說話了。

晏殊把公文放下,又聊了一下戶部的事情,話題扯開,大家就繼續幹著自己的事。

其實趙駿也知道自己沒理由去罵呂夷簡他們。

即便是後世,西方那些國家掌權者,一樣享受國家給予的福利以及便利。

除了像偉人、桑卡拉、切格瓦拉、阿連德、卡斯特羅、盧蒙巴等極少數這樣的理想主義者外,本身國家掌權者就應該享受應有的待遇。

一來他們代表了國家,二來他們作為國家的負責人,像衣食住行,本身就是公共財政支出,是合理合法的事情。

像呂夷簡、王曾他們一樣,他們的財富也是皇帝賜予,又有祖上遺留,做生意慢慢積累。

所以他們有錢,不代表他們貪,這是他們應得的部分。

可趙駿的屁股從來都沒有歪過,坐的位置也從來都是靠百姓這一邊,看到這樣的事情,自然心裡不舒服。

更重要的是,他沒能力改變這一切。

“唉。”

中午下班後,趙駿走出政制院,迎面撞來風雪,心裡嘆了口氣。

其實心情不好除了開封府報上來的諸多問題以外,還有全國各地亂七八糟的一堆麻煩事。

坐在這個位置上,底下的官員們有報喜不報憂的,但也有報憂的人,趙駿又專挑那些憂去看,自然積累了大量負面情緒。

比如京西路的郭邈山、張海起義,從五年前他們就開始造反,佔據了商山附近,之後被官軍圍剿,輾轉到了均州、光華軍一帶,也就是後世湖北武當山到老河口市這片區域。

又有兩廣地區發生少數民族起義,戰亂不止。然後廣南地區瘟疫橫行,民眾死傷無數。贛州從八九月開始秋雨不斷,“久雨江溢破城郭,人多溺死”等等..

各種各樣的問題頻繁出現,讓趙駿的心情也一直過得非常壓抑。看多了這樣的麻煩事,他卻無能為力,那種深深的負罪感,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人生總是這麼痛苦,不止是小時候。”

趙駿晃了晃腦袋,看著天空還在飄雪,便緩緩走出了西華門,先回到自己家中,換了身衣裳,隨後出門向街市而去。

身邊依舊是人跟著。

但汴梁此時的治安好了許多,不像以前那樣隨時都跟著上百人,周圍方寸之地,就是狄青等幾個護衛。

然後就是明裡暗裡跟著的三十多個察子,穿梭在人群當中,與趙駿若即若離。

“知院,你怎麼了?”

狄青看著趙駿心事重重的模樣,納悶道:“是生病了嗎?”

趙駿搖搖頭道:“沒事,就是有些煩悶。”

“許是餓了,不如吃碗湯餅。”

旁邊石玉大大咧咧地說道:“一碗湯餅下肚,保管什麼煩惱都沒了。”

狄青白了石玉一眼,說道:“怕是你想吃湯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