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一百九十八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

若是士大夫們到處禍害百姓,到處殘殺無辜,那對於朝廷的打擊會非常大,造成的後果肯定也讓朝廷難以承受。

所以“刑不上大夫”,必須是有限的,如果造成了巨大後果,就必須明正典刑。

當時場面上還是頗為壯觀,大部分百官都屬於那種看熱鬧的心態,以歐陽修、蔡襄、餘靖等年輕正義之士,把三司罵了個狗血淋頭。

就連趙禎都下場幫歐陽修他們說話。

百官們一瞧這情況,也是馬上改變了吃瓜立場,紛紛指責起三司來。

說那些人能幹出這種喪盡天良的事情,就已經不算士大夫,根本不配得到優待云云。

還有真正的士大夫就應該為官清廉造福一方百姓,而不是這樣蠹國亂民等等。

這就直接把那些人給開除士大夫籍了。

錢正威、張揆、範諷三人根本頂不住這麼大的壓力,最後只能妥協,按照政制院的交代,把人給判處了死刑。

如此一來,朝廷收穫了顏面,趙禎呂夷簡他們能給趙駿一個交代,百姓得到了公道。

同時官員們也明白了“刑不上大夫”的底線在哪裡,將來做事想必也會深思熟慮,有所收斂,不敢再像從前那樣肆無忌憚。

對於幾方來說,都是一件共贏的好事。只有那些被砍下了腦袋的犯官們受傷的世界,算是達成了。

而趙駿這邊,則南下前往江浙。

他走的那天,真州百姓雲集渡口,紛紛歡送。

其實趙駿沒怎麼為真州百姓做過什麼事。

因為他多去走訪地方,在真州待的時間比較少,除了視察一下漕運情況以外,就是在轉運使衙門辦公,只是偶爾去鄉下看看而已。

但即便是如此,很多百姓也是自發過來相送,即便沒有受過他的恩惠,也不斷喊著青天大老爺。

世界就是這樣,如果你常年呆在了黑暗裡太久,陡然間有人給了你一抹光明,那麼這抹光明,就成為了伱的救命稻草。

趙駿在他自己看來,沒有做什麼,無非就是查了一些陳年舊案,打擊了一些貪官汙吏。

可對於百姓來說,他是在把壓在他們頭上的那座大山搬走的恩人。

這便足以讓人銘記了。

趙駿便在這歡送當中,船隊浩浩蕩蕩南下。

過了長江,就是江寧府。

他在江寧也帶了一段時間,然後去了潤州、常州、蘇州等地,視察當地農業、商業情況。

並且趙駿每到一處地方,就開設府衙,歡迎一切百姓舉報官府違法行為。

如果有冤屈,他也會派人秉公處理。

只是除非像郭承祐那樣被他碰見,或者淮南貪腐案這樣的大案,一般的案子他都是移交給地方刑獄司來處置。

不然的話要是事事都讓他辦,那地方的司法衙門還要了做什麼?乾脆撤銷算了。

下基層期間,最多的就是遇到地方上的官吏和地主不法行為。

這是趙駿最喜歡的事情。

因為他可以名正言順地對一些不法地主抄家,沒收他們的土地,把土地收歸國有。

雖然還是那個問題,就像廉租房不一定是窮人在租一樣,縣裡的國有土地,到最後未必會落到沒有土地的百姓手裡。

但就算是分出去,將來那些地主們還是會用各種手段把土地奪走,那還不如讓這些田土保留在縣衙當中。

只要州衙以及路臺四司那邊保存有底件檔案,明確哪些土地是國家所有,將來便能夠做到監管。

比如趙駿打算等局勢穩定後,就支持范仲淹推行慶曆新政改革。未來御史臺每個路都要駐紮部門,每個月都要巡迴視察。並且刑獄司也要走訪,進行多重監管。

所以一旦發現有地主謀奪官府擁有的田土,那就要看趙駿的刀鋒不鋒利,他們名下的那些田土,是不是也要被充為國有了。

到景祐四年十月底,趙駿巡視了兩浙路和江南東路,南下又去了福建路。

他現在名望滿天下,所到之處,那是真的民眾竭誠歡迎,百姓無不簞食壺漿以迎知院,甚至還有很多兒歌。

諸如“迎知院,盼知院,知院來了有青天”“滿城瞧著知院來,吏饕嚇得臉發白。殺了他們下酒菜,吃了心肝荷葉在。”“若要紅花開,須待知院來”等等。

特別是第二首,對貪官汙吏們又是殺,又是下酒菜,還要吃他們的心肝,由此可見當時政治黑暗,官場腐敗,讓底層老百姓有多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