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零七章 為理想而奮鬥

百姓的田地如數奉還,豪紳的田地則要求這些豪紳付清理費用,至於更多沒有田地,只能給富戶地主打工的佃戶,官府會幫助他們重新開墾田土。

洪水過後勉強算是有個好處的地方在於,大水把大量的淤泥給衝到了岸上,導致兩岸平原地區到處都是泥沙,雖然很多沙子不能種糧食,但淤泥裡蘊含豐富的氮磷鉀,有益於糧食的生長。

所以以前很多貧瘠不能開墾的田土,堆砌淤泥之後也能勉強種植,實在不行趙駿也讓地方官府幫忙開挖山地,引水渠灌溉。

這些政策肯定是好政策,但反對者如雲。

一來這樣需要的人力物力很多,絕不是說拍腦袋認為這是好政策就能實施。比如開挖山地,開墾新土,引水渠灌溉,需要的青壯勞力至少得數萬,需要的錢也非常多。

二來那些地主豪紳們可不幹,憑什麼幫泥腿子開墾田地免費,幫他們清理就要錢?

地主豪紳就不是大宋百姓了?

在這種反對聲音當中,趙駿也不能一意孤行。

畢竟不法地主富商豪紳肯定有,他在潭州也殺了一些,但還是有不少地主豪紳屬於正常人類,沒有幹什麼壞事,不能亂殺人。

因此趙駿只能講道理。

在第一點上,趙駿告訴地方官府,災難過後,既然晚稻不能種植,就正是青壯勞動力無所事事的時候,那還不如僱傭他們,讓他們出力。

朝廷出錢,讓他們挖山地,開田土,引水渠,修池塘。這個辦法叫做以工代賑,能快速恢復生產。

至於第二點。

趙駿表示,正常情況下,受災地區朝廷會免收賦稅,比如淮南地區已經兩年免稅。

但這個免稅程度一般是看受災的嚴重大小來判斷。

淮南那次受災地區達到十多個州,讓數萬人餓死,數十萬人流離失所,數百萬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會免稅兩年。

可長沙這次只有潭州一州遭遇水患,大概二三十萬人受到波及,淹死人數只有一千多人,至今還沒有人餓死,不像淮南那次那麼嚴重,朝廷不一定會免除賦稅。

即便免稅,也是給無產的窮人免稅。有產的地主,依舊要納入稅收名單裡。

所以如果你們做為地主,家大業大,抗風險能力遠比窮人搞得多,在有限的能力下再出一份力氣的話,朝廷會很欣慰於你們承擔了一定國家責任,並且還會給予你們在賦稅上的優待。

地主們經過深思熟慮後,覺得似乎穩賺不賠,紛紛答應。

主要還是免稅太有吸引力。

因為說是優待,其實就是一場交易。

既我用免除賦稅的方式,讓伱們出錢出力,換取物價穩定、加快災後恢復建設。

別看宋朝農業稅不高,荊湖南路一年也就五十萬貫不到的農業賦稅,但苛捐雜稅特別多。

特別是針對地主們的苛捐雜稅,那是把地主們往死裡盤剝,導致宋代地主起義的次數也非常頻繁。

因此跟那敲骨吸髓的稅收比起來,出這點錢和物資,算是花小錢免大災了,來年朝廷即便是免半年賦稅,也能賺回來。

於是在趙駿抽調了今年夏稅,以及潭州多加地主、富商的聯手下,災區的物價得到了穩定,秩序漸漸恢復正常。

等到十月份的時候,趙駿已經在潭州待了兩個多月,今天有個好消息傳來,朝廷發了五十萬貫賑災款,目前已經送到了潭州。

傍晚戌時初,長沙縣衙門內,趙駿正在看著各地對於災後恢復工作的彙報公文,陳希亮興高采烈地進來說道:“知院,太好了,朝廷的賑災款到了。”

“嗯。”

趙駿抬起頭只是點點頭應了一聲。

陳希亮見他興致不高,不由得納悶道:“知院,這難道不是一件高興的事嗎?”

“是。”

趙駿放下手中的公文,嘆道:“但這點錢還是杯水車薪,而且你要想到,這次水患,只是潭州受災,災情並不算嚴重,朝廷要保證每個災民得到妥善安置,就要花很多錢,可要是像前幾年淮南大旱那樣的大災,那就是個無底洞啊。”

“總歸還是要儘自己的努力。”

陳希亮說道。

“災是救不完的,只能祈禱像淮南那樣百年不遇的旱災少來幾次,一是要未雨綢繆,在好年月多囤積糧草,多修築堤壩,多開墾田地,多疏通河流。”

趙駿說道:“二是要提高商業繁茂,這次災情之後,我希望你們能與衡州、永州、全州、桂州等地做好溝通,全力疏通靈渠,加大與廣東南路的商貿往來,那邊正在廣種棉花,湖南也可以引進種植這些經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