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九十一章 釜底抽薪

趙駿摸著下巴道:“所以官府規定,服徭役期間,任何欠的債務都可以停止算利息,這應該也是合情合理的吧。”

“那這不是損害了地主們的利益,他們能幹?”

范仲淹提出異議。

“那這樣,任何願意參與官府基建的人員,官府都會為他們償還債務,但必須把合同契約轉交給官府,這算是官府徵召百姓,以後他們就成為官府的佃戶,且地租比地主的低很多。”

趙駿又有了奇思妙想。

其實這事也不算他首創,因為北宋時期,各地天災不絕,加上高額稅收,導致老百姓紛紛破產,被迫把地買給地主,主動自願成為地主的奴隸。

可朝廷又不允許奴隸制度,所以甚至有朝廷和地方官府從地主手裡把人給贖買回來的事情發生。

比如淳化二年七月,趙光義下令“詔陝西緣邊諸州饑民鬻男女入近界部落者,官贖之。”還有大中祥符三年,宋真宗亦下詔:“前歲陝西民飢,有鬻子者,官為購贖還其家”。

其它的明道元年,慶曆八年,南宋隆興元年等等,一旦出現大規模天災,導致百姓破產給富戶當奴隸,就有官府把他們贖買回來的多次史料記載。

只是以前這種只出現在少量受災區域,現在如果全大宋都贖買奴隸,幫佃戶、奴隸還債的話,恐怕財政支出會非常大。

范仲淹擔憂道:“這全國各地,不知道多少奴僕佃戶,官府有那麼多錢贖買回來嗎?”

“一步步來吧。”

趙駿說道:“官府把他們搞過來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他們自由,而是為了讓他們幹活,修水渠、修水庫,就能多開墾農田。官府的田多了,有人幹活。地主的田還是那麼多,無人幹活,最後話語權還不是得回到官府手裡?”

“嗯,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把佃戶們的債務轉移到官府身上,佃戶們以後就得幹活給官府還債,而不是給原來的地主還債,地主們雖然佔據了好田,可官府在想辦法把他們的田地荒廢?”

“不錯,大宋全國各地有的是荒蕪土地。只是礙於水利設施不到位,不能讓千里荒地變成千裡良田而已。他們土地兼併,那咱們另起爐灶,重新搞出大量耕地。”

“這是個好辦法,但這花銷不知道多少哦。”

范仲淹苦笑了一聲。

明明地主們手裡集中了大宋最好的土地,他們卻要想盡辦法重新修建大量設施,開墾出新的土地出來,簡直是多此一舉。

但好像除了這個辦法之外也沒別的主意,畢竟如果明搶的話,只會造成地主們紛紛造反。

而這樣做的話,地主們可想不到這是官府在跟他們搶人手。

畢竟官府要徵徭役是他們無法抗拒的事情,甚至地主們還得花錢給自己平徭役,所以朝廷這麼做合情合理,他們挑不出毛病。

等到溫水煮青蛙,他們發現人手不足,手下的青壯都被官府徵走不還給他們,下面的田地無人耕作的時候,想反悔也已經晚了,到時候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下自己手裡土地爛掉的事實,然後低價賣給官府。

“這一招就叫做釜底抽薪。”

趙駿笑道:“也就是現在大宋有錢有糧能夠做到,換別的王朝,比如明末那種沒錢沒糧的情況,就只能動刀子下大屠殺令了。不過即便如此,我們估計也得殺不少人。比如土地買賣和人口交換下,勢必會出現大量貪官汙吏,以及不願意交人的地主。”

“這些人你就打算殺?”

“是啊。”

“估計要殺不少。”

“跟大屠殺比起來,算是少了。”

“也是。”

范仲淹扭過頭看向窗外,喃喃自語道:“一家人哭,總比一路人哭強啊。”

最近幾天一更,不過一更的字數還是挺多的,主要是感冒了,變天太厲害了,狀態不是很好。有朋友說我這主線支線混亂,我倒是沒覺得。因為主線一直就是改革變法,主角都已經經歷了四次改革了,第一次改革官場制度,第二次考成法整頓吏治,第三次輕徭役減賦稅休養生息,第四次處理三冗問題,其它的都是支線和為改革的鋪墊過程。

現在已經是第五次改革,解決土地兼併,開始催生人口。

未來還有第六次,第七次。

這破大宋真就誇張,別的朝代估計就一兩次能解決的問題,主角還得殫精竭慮地搞那麼多次,一步一步,真的艱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