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零六章 一炮轟殺大越皇帝

八月上旬,宋軍一路勢如破竹,僅僅花了幾天時間,在諒山關外佈置炮兵陣地,將越軍轟得一敗塗地。

之後宋軍佔據諒州城,集結主力約四萬餘眾,浩浩蕩蕩,再次南下,直取支稜關。

此時李佛瑪收攏了郭盛溢的潰卒,屯兵約八萬餘眾把守關隘。

支稜關談不上高聳入雲,卻極為險要,處於兩山夾縫之間,看地形的話,頗有點類似於我國的著名關隘婁山關。

一眼看不到盡頭的山巒層巒疊嶂,滿山原本翠綠幾近黑綠的顏色,到如今也愈發的黃褐交接,落葉紛飛,將本就不太寬敞的道路鋪滿。

大宋的斥候軍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落葉當中,兩側深山老林裡不時傳來各種各樣的鳥叫、哨聲,提醒著他們,附近沒有敵人。

這些斥候軍都是狄青挑選最精銳的少數民族部隊,負責前方的偵查和預警工作。

其實古時候越南北面,也就是紅河三角洲地區的民族成分並不複雜,主要由西南地區的壯瑤苗漢等民族組成。

他們擅長山林作戰,但狄青徵召的廣西少數民族部隊跟他們同出一源,一樣擅長山林作戰。雙方可謂是針尖對麥芒,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交戰。

有他們的幫助,越軍在道路上挖的陷阱,在山林里布置的埋伏,藏匿在附近的偵查崗哨,幾乎都被輕而易舉地掃蕩一空。

此刻狄青坐鎮於中軍,中軍的隊伍由七千火槍兵組成,大炮還在後方,由儂智高押送著過來。

沒辦法。

相比於火槍,動則數百公斤乃至上千公斤的大炮還是機動性太差,特別是這樣的叢林山區作戰,只能一步步挪動。

狄青坐在馬上搖搖晃晃地前行著,今日已經是行軍的第二十一天,距離支稜關不過十餘里地。

他四處觀望著山勢,尋找合適的大炮安裝地點,準備再次炮轟越軍雄關。

過了十多分鐘之後,探馬來報,先鋒軍已經抵達了關外。

狄青隨即下令在關外開始安營紮寨。

沒過多久,火器軍也抵達了關外,與前面的先鋒軍匯合到了一起。

由於民夫和炮兵都在後方,目前的軍隊都是少數民族部隊以及火器軍,因此由火器軍在營外列陣警惕,少數民族部隊則開始砍伐樹木,建造營壘。

狄青四處查看地勢,他們所處的位置是在兩山之間的山坳當中。支稜關古道雖狹窄,卻也不是那種山道不過數米的絕道。

東西兩山之間,多有斜坡、草地、樹林,能安營紮寨的地方還是不少,只需要把野草蓬蒿除去即可。

但正值入秋,秋葉紛飛,想要清理處大片空地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立即清出一片空地。”

“先安排各部士兵輪流前往斥候找到的山泉補充消耗的水壺。”

“無需挖建壕溝,先把柵欄和帳篷立起來。”

“生火造飯時小心些,雖然此地幾乎難以生出大火,但也要小心火藥被點燃。”

“今晚上先正常入營,各部安排好崗哨,不要讓敵人有機可乘。”

一條條命令傳達下去,狄青隨後準備進山觀察地形。

他不擔心越軍會縱火。

因為臨來前知院跟他說過,說什麼安南處於熱帶季風和熱帶雨林氣候,除非用什麼凝固汽油彈,否則幾乎是不可能發生大規模火災。

但火藥物資非常重要,一旦有一點火星,也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後果,讓宋軍蒙受巨大損失。

所以每到一地,火藥等物資防火都是重中之重。

至於水源比較少也不擔心,他沒打算打持久戰,基本上每到一地,找一處水源把水壺打滿,然後命令全軍士兵喝水的時候都是燒水喝。

火器軍現在的裝備還是比較先進,身上除了火槍以外,還有火藥揹包、鋼製水壺以及腰間配著的鋼刀。

這水壺是鋼鐵廠製造的,方便士兵取水後原地生火把水煮開了攜帶著喝。

唯一的問題是儂智高的少數民族聯軍部隊並沒有大宋火器軍的制式裝備,已經有不少人因為喝生水的問題鬧肚子而脫離戰鬥序列。

不過他們本來就不是打仗主力,倒也無需擔心,只要火器軍沒有大面積感染疫病就不會對軍事行動產生太大的威脅。

狄青在斥候的帶領下與幾名副將一起上了附近一座坡度較矮,視野還算不錯的小山。

張玉則在山下指揮士兵安營紮寨。

這山約三四十丈高,也就是百來米的樣子,跟四周較遠的山林林木森森,大樹遮天蔽日不同,這山幾乎沒有什麼樹木,只有無數野草蓬蒿。

站在坡上,狄青眺望著遠處,周圍幾乎沒有任何動靜,秋風輕輕拂過山崗,樹葉秋草婆娑作響。

李朝士兵都龜縮在支稜關中,沒有任何打算出來的動向。

火器軍都指揮使李義隱隱約約見到了遠處關隘,好奇道:“將軍,交趾人是傻的嗎?上次就已經吃過大虧了,這次為什麼還敢據守關隘?”

“要我說,他們不是傻,是無計可施。面對我大宋天軍,他們又如何能負隅頑抗?不過是死路一條罷了。”

另外一名都指揮使劉慶笑著說道。

“別小看了他們。”

狄青雙手揹負在身後,白色的披風在風中搖曳,搖搖頭道:“打仗不是兒戲,不能把任何敵人當作傻子般愚弄。”

“那他們為何到現在還沒有動靜?”

李義不解道:“若是我的話,恐怕早就出關,再怎麼樣也該試探性攻擊了。”

“這隻能說明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