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一十一章 雙刃劍

翌日,上午辰時。

趙駿就給兩浙路轉運使杜杞寫了封回信。

信的內容其實不多,除了一些叮囑和吩咐以外,最後面就只有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先禮後兵。

“把這份回執公文交給杜杞。”

信寫完之後,趙駿看了一遍,然後召來政制院值班的官吏,吩咐道:“讓進奏院那邊快些。”

“是。”

吏員把信拿走。

旁邊晏殊探過頭道:“漢龍,上任轉運使王雍剛病逝,杜杞才接任就把這麼難的任務交給他,行不行啊。”

他在一旁瞅著趙駿寫信,內容都看清楚了。

本來政制院回執公文都是要其他宰相過目的,路部級以上的事情處理至少得五個宰相以上看了簽字才行,州級需要兩個宰相商議,只有縣以下,宰相才能獨立做主。

這也是防止宰相濫用職權,私自調動各部門,從而引發國家性質的變動。

但趙駿是個例外,他可以不經過其他宰相直接以知院身份強制下達執行命令,從路部級到州府級乃至縣鎮級,甚至很多重要公文必須要有他簽字才行。

所以有的時候經常是趙駿乾綱獨斷,一些大事就直接個人拍板,比以前的呂夷簡還過分。

可老登們也拿他沒什麼辦法。

畢竟皇權特許。

君不見趙禎都被趙駿以“你一個皇帝懂個錘子治理國家為由”,天天窩在崇政殿當擺設嗎?

因此面對趙駿的蠻橫,呂夷簡王曾他們也不得不忍讓。

不過晏殊和趙駿關係好,位置也離得近,所以趙駿自己寫政令的時候,晏殊經常偷看。

倒不是為了打小報告之類,而是單純好奇。

反正趙駿這麼多年政務早就熟稔,並且主導的改革大事也沒有出過什麼差子,大家也都已經習慣了。

就是該好奇也好奇,想看看趙駿又做了哪些佈置,有什麼用意之類。

趙駿也習慣晏殊偷看,笑著說道:“這任務說難難,說不難也不難,就要看個人魄力。要是杜杞沒那魄力,我要他做什麼?兩浙路也該換人了。”

“就怕這事萬一沒處理好,鬧成全國性大事件就麻煩了。”

晏殊搖搖頭。

周圍正在辦公的幾個宰相抬起頭,呂夷簡問道:“怎麼,光處理兩浙的地主還不夠,又想鬧到全國?”

“那倒不至於,我還沒那麼喪心病狂到要把全國的地主都殺了。”

趙駿搖搖頭:“這事還是得看杜杞的能力,如果拖得太久,才會引發全國性騷亂。”

全國性騷亂?

眾人頓時手中的毛筆頓住,批閱劄子都停了下來。

之前是兩浙路上的公文,他們原本是想直接鎮壓,但趙駿卻又想放任他們。

他們還以為趙駿是要殺雞儆猴,拿兩浙路的一些地主做個榜樣。

可沒想到趙駿似乎在下一盤大棋啊。

眾人坐不住了。

王曾連忙說道:“你先把事情說清楚。”

“別一驚一乍的。”

趙駿翻了個白眼,怎麼這幫人老盯著自己幹嘛。

呂夷簡瞥了他一眼道:“全國性騷亂,這事鬧得有多大你心裡不清楚?”

“對啊,既然能早點按下去,又何必放任不管呢?”

王曾附和了一句。

這倆老登以前經常內鬥,可自從趙駿一家獨大之後,反倒除了偶爾互嗆以外,倒是少有政見相左。

畢竟跟趙駿的很多政策比起來,他們提出來的政策那都算是保守的,不值一提。

“我的意思很簡單,朝廷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所以算是給他們一個協商的空間,讓杜杞自己把握。如果拖得太久,最後朝廷還是能夠出面,抓人抄家,不會鬧得全國發生動亂。”

趙駿隨口說了一句就想敷衍過去。

但呂夷簡不依不饒道:“到底什麼協商空間,這事你必須在會議上說明白。”

“行吧。”

趙駿撓撓頭,其實這事本來是打算年底說的,但既然遇上了,就正好做個鋪墊,他站起身道:“那就臨時開個會。”

當下眾人就起身,此時政制院只有六位宰相值班,其餘人或巡視或外出辦公去了。

隨著盛度病死,如今政制院宰相剩下十一個,目前在場的有趙駿、晏殊、呂夷簡、王曾、張士遜、李迪。

而宋綬、蔡齊、范仲淹、蔣堂、賈昌朝五人則每天上午需要去各部門督查,以彰顯政制院對於落實考成法監督的重要意義。

這樣政制院監督中央各部,在宰相們的監督下,各部又只好監督下面的各個部門,如此層層傳遞,才能持續落實維持數年的考成法。

至於為什麼一直是他們五個人。

誰讓他們年輕呢?

常值班的趙駿需要過問大事,其餘基本上都六七十歲了,身子骨也不是很好,最近兩年老登們生了不少病。

不像范仲淹等人,年齡在五六十歲之間,還算是年富力強,他們不去誰去?

所以眼下確實不能湊齊整個政制院會議。

不過在場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師傅,除了晏殊以外,基本上都是之前的平章軍國事的宰相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