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五十三章 追出二百里,令夏人不敢寇邊



            十月四日,范仲淹抵達了宋國北京大名府,隨即開始調動整個河北路的軍隊,把平時駐紮在河北路各州的禁軍集中起來,向邊境開赴。

狄青秘密前往河北渤海縣,調集河北濱州海軍、山東登州海軍,兩支海軍艦隊總共三萬餘人,揚帆出海。

與此同時,早在九月底,西北方向的宋夏戰爭,也已經接近白熱化階段。

九月下旬,大宋的軍隊勢如破竹,一路攻城略地,殺到了西夏佔據的邈川城下,以及西夏本土地盤的卓囉城外。

卓囉城外景泰眺望著遠方,西北到了晚秋初冬時節居然下起了小雪,雪中夾雜著小冰雹簌簌地撲面而來,打在人的臉上又很快化去,變成了絲絲縷縷的雨滴。

明明是中午時分,天色卻宛如傍晚黃昏之時,陰沉沉的看向遠端卻猶如在看一片灰濛濛的煙霧。

位於後世甘肅永登縣以南柳樹鎮一帶的卓囉城被兩側高山夾在其中,山嶺西側離東側約五公里,這就意味著宋軍在兩側山巒上架起大炮,就能威脅整個城池。

不過西夏人自然也知道這一點,因此在兩側山巒上同樣佈置了防衛力量,而且西夏本土也有火炮,導致宋軍忌憚,一時間沒有莽撞進攻。

然而最終西夏人在山巒是的佈置卻很快淪陷,宋軍派小股部隊迂迴入山,從後面偷襲了西夏人的營地,取得了勝利。

此時的宋軍幾乎已經野戰無敵,火炮在山上雖然很有威力,可丘陵山巒裡有大量的叢林,宋軍偵察好地形之後,直接潛入山裡,開始向著山巒發起了猛烈攻勢。

西夏軍的大炮瞄準的方向是南方的宋軍營地,然而他們沒有宋軍的那種小鋼炮,導致兩千多斤的大炮轉向極為困難,靈活度大大降低。

一旦敵人從身後來襲,炮兵陣地就變成了一個活靶子,很快就被宋軍一路窮追猛打,連破數座山頂的營壘。

山巒上的西夏軍被擊破之後,城中的西夏軍就變成了困獸之鬥,此刻景泰騎在馬背上,身上穿著厚重的棉衣,不是那種黑色或者綠色麻布套著的衣裳,而是外面裹著絲綢絨服,身後還有披風招展。

他的背後烏壓壓同樣騎著戰馬的將士們,此時的宋軍無論是軍制還是軍隊服飾都有了大變樣,原來是紅色軍服外套鐵甲,頭上還戴一頂笠子,就是林沖那樣的造型。

但眼下宋軍冬季服裝統一穿紅色麻布棉衣,頭戴一頂絨笠子,身上也無甲冑——火器時代鐵甲幾乎也沒什麼作用,穿與不穿沒區別。

他們的背上統一背了火槍,馬腹兩側吊著子彈袋,左側腰間懸了一把環首刀,右側腰間有一個槍套,槍套裡面裝的是手槍,也就是明清時期火銃,屬於步槍的改良版,適用於近距離射擊。

如果從高空俯瞰的話,就會看到宋軍的隊伍徐徐向前,距離卓囉城已經不足三公里,在這個位置基本上就屬於火炮在城池上射擊的極限距離,若是平地則約一公里即可。

“副帥,山頂上已經插上了我們的旗幟。”

景泰站的位置是卓囉城東面的一個小山坡,山坡上瞭望手用望遠鏡正在向兩側山巒觀望。

他看到那山頂已經插上了宋軍的紅色軍旗,眼下正在不斷揮舞向這邊示意。

“告訴他們,讓他們立即把威遠炮運到山上安裝起來。”

“是。”

旁邊執旗手同樣開始有節奏地揮舞旗子。

距離太遙遠,遠程傳信只能通過雙方瞭望手用望遠鏡觀察旗幟的變化而執行命令。

遠處山巒上,正在用望遠鏡觀察的宋軍將領王士允看到了這一幕。

他以前是古渭寨副部都監王士允,後來因為蘭州城一役有功如今已經升為鞏州兵馬監押,此刻為大軍先鋒軍。

“炮運上來了沒有?”

王士允回頭問。

“快了,已經到半山腰了。”

“再快些,多派點人手過去運。”

“是,不過監押,咱們為什麼不用西夏人的火炮?”

傳令兵隨口問了一句。

王士允一愣,隨即指著那傳令兵樂道:“你他娘還真是個人才,快,調轉西夏人的火炮炮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