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六十一章 政制院黨派劃分

李若谷也是名老人,為人向來都以寬厚為主,史料記載他“性資端重,常近寬厚。治民多智慮,愷悌愛人。”,是一名政治經驗和道德節操都比較不錯的優秀官員。

不過張士遜自然不是在做慈善,李若谷擔任五年吏部尚書以來,提拔了不少有才幹的官員,又深得吏部愛戴,這次自己給對方釋放善意,以後自己的子嗣和徒子徒孫需要被提拔的時候,也不失有那麼一個援手。

很快四名宰相都給予了推薦人選,其餘在場除了監察院知院韓琦沒在以外,沒有被舉薦的人都露出失望的神色,但最終目光又看向趙駿。

趙駿是最後一個推薦位了。

就看到他在眾人都給了舉薦之後,緩緩開口道:“臣舉薦工商部尚書李諮,李公擔任工商部尚書已有十年,按照任期來說,在五年前就該轉任,唯獨臣卻力排眾議,讓他留在工商部,皆因這些年大宋商業發展離不開他,如今也是時候該入院執政,以更壯我大宋。”

下方李諮一愣,他並非趙駿的親信,只是以前和趙駿一起探討過商業發展,自己還是頗為支持他的商業理念,而且當初趙駿還救過他的命,因此在朝野政策上是傾向於趙駿的執政方針,但也只能算是政治盟友而已。

論起親近,楊告是趙駿的親信門徒,包拯一直都是趙駿最為欣賞的人,在很多場合他都經常稱讚包拯。很多人都以為按照趙駿向來排除異己,喜歡提拔自己勢力的性格,肯定會提拔楊告或者包拯,倒是沒有想到舉薦的居然是李諮,確實讓人很意外。

“那好,諸位相公都已經舉薦了一位人選,今日早朝就先這樣,已經被舉薦的人留下,容朕先與諸位相公商議之後再做決斷。”

趙禎說道。

“退朝!”

王守忠尖銳的聲音吶喊。

原地留下面容各不相同的夏竦、章德象、鄭戩、杜衍、李若谷、李諮六人留下,其餘百官拱手退去。

趙禎等人便去了垂拱殿後殿議事,入政制院是一件大事,不僅要看宰相們投票意見,還要趙禎這個皇帝點頭,而且不同派系也要平衡,顯然也需要認真商榷。

上午辰時三刻,也就是早上八點鐘的時候,垂拱殿後殿內,眾人齊聚坐下。

趙禎坐在主位上,環視一圈後說道:“對於這六位被舉薦者,大家有什麼看法?”

“臣覺得李諮和鄭戩有些不太合適,臣並不是說他們能力不足,而是他們性格較為剛直,進了政制院,很容易形成不穩定的局面。”

宋綬第一個發言說道。

趙駿看了對方一眼,他知道宋綬其實不是在打擊自己,事實上自從呂夷簡和王曾退下後,現在也沒有人敢在政制院挑釁自己的權威。

趙駿一黨自始至終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夏竦,不舉薦楊告是因為楊告才擔任御史中丞,不可能又迅速提拔進政制院。

而在趙黨手裡有兩票的情況下,就做個順水人情,把一直支持自己的李諮舉薦一番也是個不錯的人選。

呂黨二號人物宋綬自然清楚這一點,所以他會攻擊夏竦、杜衍、李若谷三人。

因為夏竦是趙駿一黨,杜衍和李若谷都是中立派的人舉薦,攻擊他們會得罪晏殊和張士遜,把二人推向政壇對手。

所以如果初選就把李諮和鄭戩打落的話,那麼章德象入選的概率就會增加很多,何況這麼做的根本目的其實還是在攻擊王黨。

蔡齊正色道:“官家,臣覺得李諮和章德象不合適才對,章德象這些年確實做了不少成績。然鄭戩之前在御史臺,如今在大理寺,大理寺作為最高法院,應該是法律秩序的維護者,只有級別提上來,才能公平律法,嚴於管教。”

好傢伙,這倆都給自己上眼藥是吧?

趙駿眼皮子狂跳。

雖說他確實只想把夏竦弄進來,可李諮畢竟是自己舉薦的,這倆真就不給自己面子唄。

想到這裡,趙駿搖搖頭道:“老哥,我覺得章德象和鄭戢都不合適。”

蔡齊和宋綬一愣,隨即看向趙駿。

啥意思。

趙駿這是想破壞平衡啊。

一直以為政制院四大勢力,趙駿一派,呂黨、王黨各一派,接著就是中立派。

趙黨主要是趙駿和李迪。

呂黨有呂夷簡、宋綬和賈昌朝。

王黨有王曾、蔡齊。

其餘晏殊、范仲淹、張士遜、蔣堂等人則屬於中立派。

雖然晏殊政治傾向略微靠攏呂夷簡,范仲淹則比較支持王曾,但大體上還是保持中立態度。

要是按照趙駿現在的意思,章德象和鄭戩都不入院,那就是夏竦、李若谷、李諮、杜衍當中的三個人入院。

即便剔除掉三人當中最難進院的李若谷,在呂黨王黨都缺失主心骨的情況下,趙黨就多了一人,李諮雖然也看似是中立派,但肯定傾向於趙駿,那趙駿豈不是政制院一家獨大了?

這麼做顯然是政壇大忌。

哪怕他之前就一直是一家獨大,但他也不可能事事都操心,下面還有各個部門的地盤瓜分呢,怎麼可能讓趙駿這麼手握權力呢?

“臣覺得不妥。”

“臣也覺得不妥。”

“臣覺得還是要商榷一下。”

蔡齊和宋綬都連忙表示反對。

賈昌朝也認為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