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九十二章 建立現代化國家體系

“他們怕是不會答應。”

“可由不得他們答不答應,對了,四川和雲南交界處那些番部落雖然名義上屬於我大宋,但向來都是不服從朝廷管教,讓成都那邊派軍隊前去,接管城池,正式設立官府吧。”

“這。”

大家聽到這句話,都愣了一下。

倒不是說擔心會打仗,而是這樣有點吃力不討好。

古代王朝為什麼只在意漢地十三州?

因為這些地方屬於優質資產,物產豐富,土地富饒,適合農耕文明發展。

其它地方,像青藏高原、兩廣嶺南、蒙古草原、東北三省、西南雲貴等地方,在古代都是自然條件非常惡劣的地區。

所以諸葛亮雖然南下收服雲南少數民族,但卻並沒有大力開發,而是建立庲降都督府,屬於半羈縻統治。

現在大宋收回燕雲之後,漢人固有的優質資產全都收回來。其它地方,就屬於劣質資產,會不會增加朝廷的負擔?

“先建立起官府,慢慢統治吧。”

趙駿笑道:“別管這些地方民族服不服,先宣示主權,再慢慢治理。主要也是雲南那邊產金銀啊,大宋現在缺的不是物質,是錢。”

“知院不是打算做紙幣嗎?現在怎麼樣了?”

夏竦問。

“估計明年後年正式發售吧,已經在讓化學院進行紙幣制作工程了,要想防偽也不容易,不過銀幣可以從明年開始發售,這樣就能減輕現在的缺錢壓力了。”

趙駿說道。

“商品流通貨幣確實很重要,我大宋日益缺錢啊。”

晏殊嘆了口氣。

北宋出現交子就是因為缺錢惹得禍。

市面上的商品遠遠大於貨幣,就造成嚴重的通貨緊縮。

這幾年物價天天在跌,要不是朝廷一直在收購農產品維持物價,農民怕是要苦不堪言了。

主要也是大基礎建設已經開展了五六年之久,從慶曆二年到現在,全國的官道、水路、運河又進行了大規模修繕。

物資流通更快,打倒大量地主階級之後,農田數量不減反增。加之攤丁入畝,大宋戶籍數量從慶曆前的七千多萬,一躍暴漲到去年九千萬左右。

田地越多、人口越多、生產力又暴漲的情況下,產出自然是巨量增幅。

各類稻、粟、豆、麥等農產品價格日益下跌,玉米、土豆、紅薯等作物的引進又讓畜牧業蓬勃發展。豬油、花生米、豆油製取技術提升,動物油和植物油價格也跌落下來。

可以說不僅僅是大宋這些年的寬鬆政策讓民間繁榮,同時也是引進大量海外作物,使得生產力大幅度提升的直接結果。

“現在的生產力基本上達到了清朝的鼎盛時期,養活四五億人口不是問題。接下來可能百年內,是大宋人口爆炸式增長階段,漲到兩三億人不是問題。”

趙駿說道:“所以我們得加緊一點了,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農學院那邊要大力發展起來,各種試驗田、試驗基地要投入建設,不斷改良,尋求雜交水稻,要預備第三次生產力暴漲。”

“嗯。”

眾人聽後點點頭。

“說起來,我已經建立了一個相對成熟的官員體系,以政制院為核心,各部各司其職,層層監督,層層治理。但我還沒有建立起一個完善的現代化國家。”

趙駿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對眾人說道:“這樣,今天下午崇政殿會議的時候,我們與官家商量一下,完善現代化國家體系吧。”

“好。”

“也確實要走向未來,脫離原來的桎梏。”

“大宋終於要從農業社會,轉變為工業社會了,這是我們中華文明的一次開端與革新啊。”

“我贊同。”

眾人紛紛應下,一個完善的現代化國家體系,這才是未來的根基與趨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