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三百九十六章 都是因為宋國



            新法下詔之後,八月下旬,汴梁城裡就愈發地熱鬧起來。

街頭巷尾,茶攤酒鋪,很多人在議論紛紛。

對於朝廷改國名,增設國旗、國徽、國歌這件事,百姓們都在看熱鬧。

畢竟以前從未有這種事,何況這種事好像離他們還很遙遠。

但對於各個衙署的部門來說,就是個重要事情了。

新法之下,各個衙署、部門都要懸掛國旗、國徽,各個學校沒有也要舉行升旗儀式,唱國歌。

這些東西它們本來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但它們代表的意義不同,它們象徵著國家。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國旗國徽與國歌就像是“龍”一樣,屬於精神象徵。

因此新法下達之後,汴梁織造局和冶煉局就忙得不行,開足了馬力開始繡國旗,造國徽,用於各個衙署。

不過本身這種事情,短時間內想要有效果是不現實的,需要潤物細無聲。

根據去年統計部的數據,慶曆二年改革之後,全國各地興起修路大潮,改革後的第一年,全國共計修繕了約兩千多公里的鄉、縣道路,效果顯著。

在民間商業極度繁榮的情況下,哪怕是從國外大量進口銅礦,國內也持續開採,銅幣的缺口依舊非常大,並且中小型交易也非常不便。

畢竟現在大宋的教育還是非常差,不說跟後世接近十五萬所小學比,單說那1.5萬的高中數量,就是大宋望塵莫及的數字。

紙幣出爐,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預計到明年年初,印刷廠就能夠正式印刷第一版大宋紙幣,從而讓商業邁入紙幣時代。

已經分為秦鳳路和永興軍路的陝西,現在正在植樹造林,按照趙匡胤和趙光義時期就制定好的政策,慢慢恢復關中的生態環境,改變水土流失的狀況。

從汴梁到襄陽,一條鐵路正在修建,去年年底汴梁到尉氏的鐵路已經通行,現在過去了十個月後,鐵路已經修到了葉縣。

現在仗打完之後就是全力發展經濟和教育建設,未來幾十年內教育都是重要的發展方向,等到基礎人才培養起來,學校自然也會如噴井式地壯大。

民間在短短的十餘年間,從原來的積貧積弱,財富大量湧入到老百姓的手裡,極大地促進了經濟和貿易的發展。

包括對官員的認知變化也是,想要把他們從以前高高在上的思想中拉出來,回到為國為民的初衷,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全國交通道路方面,從慶曆二年開始,大宋就已經在籌備進行全國性基礎道路修繕工作。

如今這個時代是大宋最好的時代,經濟上升,糧食產量暴漲,百姓餓了有飯吃,冷了有衣穿,沒錢還有工作。朝廷取消一切徭役制度,改為僱傭制度。

唯一受傷的可能就是財政了。

汴梁大學以前是不對外招生的,只招收汴梁高中優秀畢業生以及科舉進士,明年也將正式對外進行考試招收學子。

不過財政情況相信等過兩年就又會好很多,因為目前大宋的商業發展並不是受限於體量,事實上作為一個已經擁有一億人口的國家,如今的商業其實還滿足不了國內市場。

化學院內,按照朝廷的指示,化學家們通過將棉纖維和亞麻纖維熬煮成漿糊,再加入適量的石油與橡膠提取物,最終制造出了適合製作紙幣的材料。

隨著大基礎建設,花出去的錢如流水,也虧得趙駿改革軍制,砍掉了一半多的兵力,又頂著巨大壓力查完了軍中一切貪腐和吃空餉問題,填補了財政虧空。

其餘開墾良田、興修水利、擴寬河道等等舉措,亦是不勝枚舉,全國上下都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建設時期。

在教育方面,全國各路已經修建起了超過二百多所學校,包括一百多所小學、數十所初中、二十多所高中,慢慢完善數理化的基礎教育。

物理學院最近則一直在研究電力,電力是發明出來了,可如何調節電力和輸送電力還是個問題。

否則的話,如果還按照以前天下六分兵冗佔五分的情況,大宋別說搞建設,就算是養活現在的百姓都困難。

九月初,燕雲的風吹過了河北,撫到了汴梁。七層浮屠鐵塔下,汴河邊上,楊柳在風中輕輕搖曳。

不過萬事開頭難,現在學校少原因是理科人才少,老師就更少,並不是說朝廷建不起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