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四百零八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




基本上1054年之後橡膠將迅速應用於工業各個領域,自行車時代在十年後開啟。



而電力時代則基本處於初步成熟階段。



可以用蒸汽機發電,但目前蒸汽機比較珍貴,因此就沒有用,而是考慮用水力發電。



政制院今年的任務除了民生以外,主要還是關於電力發展的問題。



預計到明年後年,科學院就能完成電力輸送、調節等技術難點,讓水力發電站正式開始發電。



可以想到的是,未來十年左右,大宋就能夠從第一次工業革命轉入第二次工業革命,屆時大宋的發展將領先全球不知道多少年。



趙駿上了馬車之後,他的衛隊徐徐帶著他離開。



此時的西華門外已經是熱火朝天,香鼎樓已經被拆除,半條清泰街都在進行拆除工作,趙駿家的宅子靠近結尾,大概一個多月後也會被拆掉。



由於趙駿提出的城市改建計劃,把原來的低矮木質城池改成鋼筋水泥的那種五六層筒子樓構造,同時擴張皇城面積,大宋第一批因為拆遷而暴富的拆遷戶即將誕生。



像趙駿的家當初是趙禎花了一萬多貫幫他買的,就一座佔地大概兩三千平米的宅院,現在按照汴梁土地價格,飆升了大概四倍多一點。



而且比其它拆遷戶沒有的是,他還分了一套房。



是高級官員的福利,依舊在皇宮外,位於西華門街與啟聖院大街的交匯處上,佔地數畝的大宅院,宮殿式結構,為趙禎下令建造。



可以說趙駿現在居住的清泰街即便被拆了,他以後依舊也還是住在西華門外。



因為現在皇城面積規劃是把皇宮外的幾個坊市全部吞併掉,往西延伸大概四百米,直到啟聖院大街。往東延伸五百米,直到馬行街。



往南延伸五百米到橫街,往北延伸九百米到龍德宮,這樣算上皇宮原本洞悉寬1050米,南北長1090米。



整個皇宮面積就是4.8平方公里,面積達到了原來的4倍。



不過趙禎當然居住不了那麼大的面積,紫禁城才0.72平方公里,因此根據規劃,這4.8平方公里將成為皇城面積。



正如清朝皇城面積為6.87平方公里一樣,裡面將修建大量的公園、人工湖、花園等娛樂設施,並且中央朝廷的幾十個部門總部也在這裡面。



所以總得來說,以前的皇宮只是變為了趙禎的居住面積,將會比紫禁城大一點,皇城則是皇帝與整個朝廷共用。



但即便如此,也比以前皇帝與朝廷各部門一起共用那1.14平方公里強太多。



穿過這片已經被拆遷的街道,就走入了啟聖院大街,街道縱橫交錯,人來人往,還保留著以前的木質結構。



然而人來人往的衣著和出行方式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



初夏人們穿著清涼的短衫,長褲。轎子成為了常見的出行方式,遠處還能看到高樓已經正在修建的統一紀念碑。



從景龍門出去就到了外城。



外城更熱鬧了。



車水馬龍之間,各種吆喝聲音不斷傳來,招牌林立,在風中輕輕搖曳。



街頭巷尾,擺著最多的就是煤爐子,茶鋪邊用煤爐子燒水,包子鋪用煤爐子蒸包子,自己家宅用煤爐子炒菜。



菜刀、勺子、鍋子這類鋼製廚具也出現在了每戶人家家中,成為了必備用具。



馬車徐徐從酸棗門到了城外。



若是以前,過了護城河就是郊區,城外一片沃野,青草遍地。



但如今看到的卻是高樓大廈,最高七層樓的鋼筋水泥樓房拔地而起,鱗次櫛比的街道井然有序,商業氛圍不比外城差多少。



汴梁的城區現在正每天都在往郊外擴張,原本的楊柳岸曉風殘月,現在也變成了水泥堤鋼筋鐵骨,充滿了現代化鋼鐵森林的力量感。



大概又走了兩刻鐘,隊伍總算是到了汴滑運河邊。



這條運河就是當初趙駿規劃,賈昌朝主持修建,一路從汴梁直通滑州,連接了黃河。



河邊碼頭船隻不計其數,往來於河北的商人總算是不用繞遠路或者走陸路進京,汴滑運河開通之後,吞吐量遠遠超過了上游汴河以及惠民河,目前是僅次於下游汴河的第二大運河。



此刻運河邊早就已經有大船在等著,趙駿抵達之後,下了馬車,目光掃視四周。由於他的出行,周圍都被管控,人們只能繞其它街道走。



但看到城外運河兩岸連綿而起的高樓大廈,看到遠處街道縱橫,趙駿心裡還是十分感慨。



短短十二年之間,汴梁就已經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



大宋這隻幼苗小樹,也已經在茁壯成長,即將成為世界森林裡最繁茂,最偉大的那一顆!



“走吧!”



趙駿上了大運船,下令道:“啟程,再去看看這天下的變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