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開局迎娶姐姐閨蜜 作品

第八百六十章:姜龍胤問策!

  “想想你們那地方雖然表面上叫市,但實際上也就只是一個3萬多人口、兩三條街道的邊陲小鎮,本就漁火薄一無所有,還怕失去什麼?”

  姜龍胤神情威震,對啊,本就一無所有,還怕失去什麼?

  想到這裡,他頓時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就在這時,耳邊再次響起了李毅聲音:“其次是從本地的情況出發,尋找自己的優勢,並將其轉化為經濟發展動力!”

  “就比如說鵬城的區位,打開門就是港島,這就是一種得天獨厚的資源,再加上擁有天然的深水良港,這樣的地方不發展對外加工貿易,實在是太可惜了!”

  “你的意思是讓我們大力發展對外加工貿易?”姜龍胤道。

  “對,我可以幫你們聯繫港島那邊的企業到鵬城建廠,你們做好政策以及後勤保障,用不了幾年就能解決缺乏資源和資金的困境!”李毅道。

  “這事兒真能成?”

  事關自己以及整座城市的前途命運,姜龍胤不得不謹慎再謹慎。

  李毅笑了笑說道:“這我可不敢給你打包票,但是七八成的成功率還是有的!”

  據李毅所知,眼下國內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已經落戶鵬城石巖,只不過現在大家對於這類企業的發展模式還心存疑慮,沒敢把步子邁的更大一些。

  但事實上,鵬城之所以能在所有的“經濟特區”中脫穎而出,成為後來的四大超一線城市之一,這就和他們前期抓住這一機遇有極大的關係。

  他們通過把港島資本和本地勞動力結合形成加工貿易發展模式,將增加值的一部分以工繳費方式返還地方,一部分以工資方式發給老百姓,還有一部分中資參股後分得紅利。

  實現“第一桶金”的積累後,鵬城便開始大規模投資建設,利用境內外貸款實現經濟增長進入快車道。

  到80年代末,鵬城開始初步形成外向型經濟格局,1987年出口總額在全國城市中排第三、88年躍居第二;從1993年起,其進出口貿易總額連年居全國第一位。

  而姜龍胤聽到李毅說有七八成的把握,頓時心裡一喜,當即說道:“好,幹了!”

  “正如你說的那樣,本來就一無所有,不懼放手一搏!”

  李毅笑了笑說道:“這就對了,搏一搏,單車變摩托;賭一賭,摩托變吉普!”

  “哈哈哈,這話聽著提氣,那就搏一搏!”姜龍胤笑著說道。

  “那就祝二哥成功,也祝鵬城前途似錦,扶搖直上!”

  “承妹夫吉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