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燈夏火 作品

第一百五十五章 環境(4K)

  由於莫里奧人和利墨人的文字書寫系統源於同一祖先,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公孫臨博士可以根據文本資料推測出發生了什麼。

  莫里奧人是採集捕獵部落,利墨人是農業部落,後者擁有更強力的領袖、組織,更先進的技術,更豐富的戰爭經驗與更強的掠奪慾望。

  所以這群僅僅分開了五百年的兄弟部落,在自然環境的影響下,於五百年時間內就演化成對方完全無法理解的部落形態。

  並且在戰爭能力上,竟然有如此之大的差距。

  以至於如果不是學宮船隊以戲劇性的方式登場,莫里奧人將會被徹底屠殺殆盡。”

  蘇馮博士掃了眼臺下若有所思的學子們,清了清嗓子說道:“當時還年輕的我,我的老師對我講述完這個故事後,讓我寫一篇論文提交給他。

  我嘗試從多個角度進行過解讀。

  首先是對《道德經》小國寡民理論的反證。百姓自給自足、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天下無有兵災是聖人的理想狀態,只有自身擁有力量才能讓他人停止戰爭,百姓停止紛亂。

  其次是天生善良帶來的限制。沒有經歷過戰亂的莫里奧人,直至死前最後一刻,都希望對方能幡然醒悟,和平相處。

  事實上,我們學宮以前也有這種爭辯。

  一些博士認為,應該永久停止對無盡海的探索。無盡海中妖獸環伺,無法理解、極度危險的異化物眾多,一些海島上也有土著部落誕生出了修行體系與中原迥異的修士。

  如果無盡海的盡頭,存在一個極度強盛、極度好戰的修士王國怎麼辦?

  他們同樣也有著相當於燭霄境的修士,可能數量還要更多,甚至他們的修士不止是燭霄境。

  也許他們也在反向探索無盡海,

  也許當他們知曉我們的存在後,會不惜一切代價發兵攻打,

  也許我們應該封閉自己,撤出無盡海,封鎖海岸線,儘可能不暴露自己的存在,並且消滅一切會帶來災禍的東西。”

  蘇馮攤了攤手,說道:“另外還有凡人人口與修行者的關係。

  十萬荒山與無盡海海島上的例子都證明了,人數稀少的部落也可能產生強大的修行者。

  但只有凡人人數足夠多,才可能擁有大量的中堅修士,可以把修行的知識傳承下去,而不是起起伏伏,一代不如一代。”

  “那蘇馮博士,”

  李樂菱舉手問道:“你最後提交給公孫臨博士的論文內容,是什麼?”

  “這個嘛。”

  蘇馮微微一笑,說道:“環境決定一切。

  是自然環境限制了莫里奧人無法耕種,被迫採集捕獵,進而限制了他們的人口上限,

  決定了他們遇事協商解決,不懂戰爭的民風,

  導致了他們缺少戰爭能力、差點被分開了五百年的‘兄弟’部落滅族。

  在那篇論文的最後,我還嘗試用環境決定的理論,來解釋中原王朝的更迭。

  每逢氣溫連年驟降,就會導致自然災害密集,農作物減產,谷

  中原王朝就會缺少容錯空間,動盪頻發,稍有不慎便滿盤皆輸,全面崩潰,迎來亂世。

  比如兩漢,兩晉南北朝。

  就算是修士,在氣候環境的偉力面前,也顯得無比渺小——顧得了自己,顧不了茫茫多的百姓。

  不過這也更顯得我們學宮的重要與偉大。

  學宮,就是要與天爭,與地爭,與人爭。乃至逆天改命,以技術來改造自然,令災害對百姓而言不再那麼恐怖。”

  下課鐘聲響起,蘇馮拍了下手掌,從講臺上跳了下來,一邊收拾著上課資料,一邊朝學子們吩咐道:“你們這堂課的作業,是根據我轉述的有關於莫里奧人與利墨人的故事,以環境決定為主題,寫一篇論文。

  角度自選,

  可以是為什麼中原北境永遠有遊牧蠻族部落,換了一茬又一茬。

  可以是生存條件艱苦與修士誕生率之間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