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燈夏火 作品

第一百五十六章 觀宙

  書籍中詳細描述了佛祖的出生,尋道,苦行,正覺等經歷,認為悉達多和其他所謂的聖人先賢一樣,都是普通人。是後天因緣際會,踏上修行道路,有了門徒傳播他的理念,這才有了天竺佛教,以及佛教傳入中原的後續歷史。

  李昂不置可否地繼續翻頁。聖人皆人的理念在學宮並非沒有市場,一部分博士認為那些被神化的聖賢,本質都是強大的修行者。

  包括被李虞皇室認為是祖先的老子,昊天道門的初代掌教(所謂昊天派往人間的第一個使者),以及作為華夏始祖的炎黃等等。

  既然大家都是修行道路上的人,那就不需要投入到絕對的崇拜,只要懷有對前人的敬意即可。

  當然,那些博士心裡是這麼想的,到了學宮舉辦昊天祭祀的時候,還是會穿著正式服飾去參加。

  “如果讓白馬寺的大和尚們看到這本書裡的內容,恐怕會氣得腦淤血吧。”

  李昂搖了搖頭,繼續看下去。

  【...悉達多死後,其門徒於天竺各地傳播其思想。但各門徒對於“四諦”、“八正道”和“十二因緣”等原始禪宗教義的理解各不相同,逐漸演化成各個教派。直至今日,各派別的差異巨大,再難講清究竟是哪一支是絕對正統。但相對最正統的、傳說中繼承了悉達多最多思想精華的,仍是悉達多死後,五百阿羅漢於王舍城七葉窟共同編纂出佛陀的教法。即《阿含經》】

  李昂知道《阿含經》是什麼,那是原始禪宗與部派禪宗共同認可的根本經典、根本佛法,由眾多小經組成。

  【《阿含經》內容龐大,篇幅眾多,其中一些由於戰亂、轉述差異、後人扭曲等緣故不再可靠,拼湊不出全貌。其中最令我在意的,是一本已經亡佚的,名為《觀宙經》的經書。在各個天竺禪宗石窟壁畫中,《觀宙經》的名字都有出現,那些阿羅漢們,以一種我從未見過的詭異表情,編纂著這本傳說中記載了悉達多晚年對天地事物感悟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