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吞鴻 作品

第29章 帝都謀事,計吞八荒(中)

  雖說這陸家人官越做越小,可口碑卻越來越好,在鄱陽郡聲望頗高。

  而但凡世族,都會有個通病,做事前必以家族利益為中心,陸氏一族亦不能免俗,為了鞏固陸家在柳州的地位,現任家主陸雲在十幾年前大會群豪,與孫吳遺族張氏、朱氏、顧氏,組成了以顧陸朱張為首的柳州聯盟,徹底架空了帝國在柳州的權力,近幾年在劉彥的強勢打壓下,這種形勢才有所好轉,而其中諸般細節,便是後話了。

  言歸正傳,這陸凌在少年之時,便被墨家鉅子寒李風評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他身長七尺、聲如洪鐘,姿貌甚偉,又有經天緯地之才,加冠後剛一出山,便迷倒了萬千江南少女,是個才貌雙全的俊傑。

  在五年前,也就是公元335年,劉彥特徵其為羽林中郎將,統領宮中羽林,兼領太子策論經師。

  最後一個講話的姓冉名閔。

  只見他煞氣綾人地道,“陛下!而今,北方大秦帝國狼心不死,西南驃越諸國兵馬日盛,長水衛密報,幾國近年來經西域互通使者,對我大漢漸成南北夾擊之勢。西南嗔州青、墨、柯、貢四大家族態度曖昧,有通敵之嫌,西北鋒州地廣人稀、無險可守,北境牧州僅有天險色格河,若他國許利、豪族內應,大秦軍隊一月之內便可南抵巴蜀、北進五原、西至雁門,將我京畿長安三面合圍。陛下,舊人言狡兔三窟,關中世族不除,王庭則無退路,依臣之計,當行上策,分類施法,以曲州、柳州、明州為要,對世族分而化之、誅而殺之,以求中原之地長久穩定。”

  冉氏本為大秦大姓,公元295年,大秦舉國南征大漢時,冉閔的父親冉成作戰驍勇,曾官拜大秦狼騎校尉,因冉成性格剛直,得罪權貴,有生命之危,不得已趁夜歸降了大漢。後來,冉成作為漢將,隨祖逖南征,逢戰必先,屢建功勳,被劉諶封為天水武備將軍,冉家一脈便在滄州天水郡紮下了根。

  卻說這冉閔生長在這種武烈世家,少時便果斷敏銳,成年後,他身高八尺,驍勇善戰,勇力過人,曾倒拽野牛十餘里,活活將野牛拖死,是個不折不扣的百人敵。公元337年,劉彥著其為丞相府兵曹兼領太子兵學經師,意在磨練心性、淡化殺氣,來日成為帝國棟樑。

  今日來此面聖的四人,雖然來自天南地北,都有幾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是世族子弟,都是天賦異稟的青年俊才,都是終於帝國的後生,最重要的一點,他們都是太子劉淮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