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公子阿寶 作品

第0289章 我大哥劉福榮(求月票)

看在兩人的交情份上,他願意伸出援手。

他甚至還計劃弄一個“亞洲新星導計劃”,計劃在全亞洲範圍內挑選6名年輕導演,資助他們拍攝電影。

給予新導演最大的發揮空間,投資方不會對影片的選材、演員等方面進行任何干涉。

只會給導演一定的成本指引並衡量劇本的可行性,研究拍攝是否超出預算。

也不在乎是賺是賠,所有風險由投資方承擔。

只要伱有想法有潛力,投的是未來發展。

“投資我倒是不缺……”郝運挺感謝劉福榮的這份心意,這個承諾比八萬塊錢的金子還要值錢。

他也沒有隱瞞,把董憑幫自己運作《心迷宮》的方式說了一下。

劉福榮聽得驚訝不已,原來郝運才第一部電影,就把文藝片運作給玩明白了。

而且這遊刃有餘的樣子,簡直就是第二個王佳蔚。

“有機會咱們可以合作,比如你可以投資我的電影,我有資金也可以投資你的項目,如果產出了合適運作的電影,我介紹人幫你運作……”

劉福榮的電影在香江灣灣都有一戰之力,和兩地資本關係非常好。

他在80年代出演電影35部之多,票房超越1000萬的有19部,票房號召力僅次於許貫傑、周瑞發、洪京保和房龍四位大咖。

到了90年代,最賣座的電影前五十名,房龍共有13部電影入選,李廉捷入選了14部,周星星13部,劉福榮4部,周瑞發3部,張國容3部。

劉福榮依舊保持良好勢頭。

順便說一句,票房號召力最強的女演員是林清霞。

劉福榮的電影,最賣座的市場不是香江,而是灣灣,他在灣灣電影市場的表現把港片的輝煌和個人號召力體現得淋漓盡致。

其中以90年最為瘋狂,個人年度累計票房超過3億,佔華語片臺北年度總票房的五成以上,佔臺北年度總票房近20%。

在灣灣,沒有雙週一成,有的是房龍一家獨大,然後是周星星、劉福榮。

劉福榮的問題就是他投的電影大多不行,之前的天幕電影公司就被玩完了,還吃了官司。

如果郝運有好的項目,再找到好的運作人,大家合作起來肯定對雙方都有好處。

所謂的人脈關係,不單指人,最終還是要落實到資源和資本上面。

一千克的黃金,不是白送的。

電影節第一天沒有什麼太多的事情,基本上就是走紅毯,然後各種應酬和採訪。

郝運也接到了很多采訪的邀請。

來到這樣的地方,不可能不接受採訪。

畢竟郝運要的是賣電影,賣名聲,而不是孤芳自賞。

內娛媒體,郝運選了《娛樂現場》;外媒方面,選擇了戛納電影節場刊《screen》,並且確定了採訪的時間。

《screen》的採訪靠後一些,會在郝運的《心迷宮》戛納首映之後。

《娛樂現場》就等郝運參加完《新警察故事》宣傳回來,他明天早上要回國一趟,然後再飛回來。

沒辦法,他已經缺席太多次宣傳活動,房龍大哥的面子不能不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