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夜喜雨 作品

第一百三十八章 旁觀就好

大齊立國二百九十八年,傳到至正帝已是十八代。

國內海晏河清,大齊周圍國家和部落畏懼大齊強盛,也不敢大規模來犯,除九邊重鎮之外,別處已刀槍入庫多年。

沒仗打,刀槍劍戟淘換的速度就慢了下來。

兵部往各衛營分撥軍需,或有或無,或多或少,或新或舊,就沒太多人去盤查關注了。不像戰時,你少我一件軍械,都能嚷嚷得滿朝皆知。

太子掌吏部,秦王管戶部,但兵部一直是皇上自己的人。太子和秦王何嘗不想往裡面安插自己的人手,奈何又擔心遭皇上忌憚,只好暗中拉攏。

現在趙廣淵命人把消息透露給太子,太子一查,嚇了一跳。

這些年不只兵部往各處分撥新兵器分配不公,淘換下來的舊兵器破損的兵器也不知去向。兵部賬上回收的舊兵器竟是寥寥可數。

大齊對鐵器的管控是非常嚴格的,除了不能私採,就是外頭的鐵匠鋪要申請生鐵,都有定數,官府嚴格把關不說,還時常盤查鐵器去向。

除了不允許大規模鐵器流入民間,防止民亂之外,就是兵部打造的兵器也是嚴格控制,一塊鐵的來處去處都要嚴格登記。

一般而言,九邊重鎮,因是對敵一線,為天子和百姓守國門,兵器損耗大,幾乎每兩年都要淘換一批軍械。

當然,也不是說申報多少就給你分撥多少,報十萬件刀槍,能給你三四成就不錯了,而且還得拿舊的破損的兵器來換,以防從中謀私謀利。

一般來說,各軍營也知道朝廷的尿性,不是破損的很嚴重的兵器,自己敲敲打打,修修補補能用就用,實在不堪用的才會交給朝廷回收。

每逢戰罷,都會讓士兵去打掃戰場,不說兵器甲冑了,就是射出去的箭都要回收。箭頭收不回來,箭桿也是要收回的。

但太子的人一查,新造的兵器流向九邊重鎮的只有一半,另外一半竟是流向了別的太平衛營。

而且回收的舊損兵器數目也不對,竟然大幅銳減。且不僅數目不對,這些舊損兵器熔爐後打製出來的新兵器數目也不對,竟有這麼大的損耗?

還是說有人從中眛下?

兵器的重要性太子自然知道,就是知道,才狠吃了一驚,幾乎把手下的人全部派出去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