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叫我來吃齋 作品

第725章 父子兄弟才是親

  李承乾喜歡的是戰爭本身,在這裡不用計較輸與贏,只要他願意隨時可以出去亂殺,這樣的日子不是很好麼?

  草原上這些部落的人之所以兇殘,就是因為物資極度匱乏,把人逼到了生命的邊緣線,為了活下去,頻頻的南下去騷擾大唐的邊境。

  到了冬天幾乎就沒有草了,積攢下來的那點草料,僅能供應小牛小羊,老牛老羊都宰殺了吃肉,由於人多,老牛老羊也不夠吃,不出去搶又怎麼辦呢?

  面對這種僧多粥少的情況,任誰也是難為無米之炊,不搶這個就搶那,反正就是四處的劫掠。

  李承乾比較擅長解決這個問題,既然僧多粥少,那就把僧殺掉一半,死掉的僧還能解決一下牛羊肉不夠的問題,這樣就沒人捱餓了。

  如果把曳莽突利失換作拔灼大度設,拔灼大度設說死都不會同意李承乾這麼幹的,他這麼大開殺戒,大量的減損草原人,那麼無形中就壯大了大唐的力量。

  李承乾就是這麼想的,你們還想高據陰山、控弦百萬?我讓你們總人口都到不了百萬。

  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看的就是有沒有廣袤的國土面積、有沒有龐大的人口基數、有沒有繁榮的經濟貿易、有沒有強硬的軍事力量。

  李承乾就是在減少草原人的人口數量,並且他把他打下來的領域都送到了大唐的手裡,增加大唐的國土面積。

  李承乾想著想著不由得苦笑一聲,當太子的時候,都沒在國事上用過一點心,做了流亡人,反倒為大唐開疆擴土操上了心。

  不得不說血脈的力量是強大的,儘管相隔千里萬里,到底他們兄弟齊心,早在商議冊封薛延陀兩個小可汗的時候,李泰就曾對李世民說過。

  “他們草原的人還是太多了,要想辦法讓他們內訌,產生消耗才行。”李泰做夢也沒想到,他的這一設想由李承乾替他實現了。

  李泰現在倒是沒想什麼太沉重的國事,他就拉著李治在山坡上悠閒的走著。

  “二哥,這是什麼東西啊?”李治突然一嗓子,嚇了李泰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