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三十八章 開墾

東非殖民地也藉助馬匹,開始向更遠的地方探索,包括肯尼亞和津巴布韋等地區的情報。

歐洲盛行馬耕,這使得歐洲不像古代東亞一樣稀缺戰馬,馬耕使得馬匹成為了必要的生產工具,民眾都有主動養馬的積極性。

同時也造成歐洲的牛沒有那麼重要,就變成餐桌上普遍的食物,所以歐洲人喜歡吃牛肉喝牛奶。

這也和歐洲人不會處理食材有關,比如歐洲人不會閹割公豬,導致豬肉騷味重,只能用香料的濃重氣味來掩蓋。

當然,現在的歐洲也不大吃豬肉,只有德意志地區吃的多一點,未來德國統一,數量會進一步上升。

而牛肉只需要簡單的處理,口感就不錯,自然受歐洲人的青睞,一塊黃油加點鹽,就可以得到一份簡單美味的牛排。

在東非殖民地,恩斯特自然選擇馬耕,牛主要還是用來養肉的,後世的馬賽人就是東非地區的遊牧民族,通過放牛維持生計。

強制使用馬耕,必然會加大馬匹數量需求,而馬匹作為重要的交通工具,可以提升東非殖民地的交通能力。

畢竟現在的東非殖民地基礎設施基本沒有,還停留在徒步階段,只有少數德意志人配有軍馬,用來通行。

加之東非平坦開闊的地形,非常適合馬匹奔馳,總之需要的馬匹數量是越多越好。

曼達,濱海區的最北部,如今已經看的見炊煙裊裊,移民開始生火做飯。

附近的田地也差不多完成了耕種,借用水車,將河水抽入到稻田裡去,整個土地田地交錯。

這些水田規模都比較大,用馬耕來翻地,當然也有一部分是用土著來當做動力完成的。

其中的一部分已經種上了秧苗,還有一些需要時間,東邊是一片丘陵,被用來種植劍麻。

一排排劍麻自上而下,佈滿了丘陵,遠看像東亞的茶園一樣,都是圍繞著低山丘陵一圈一圈的頗為壯觀。

最近濱海區的氣候條件也不錯,雨水來的時間比較穩定,很少出現不準時的情況。

這也算印度洋的好處,眾所周知太平洋地區的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比較顯著,會加劇東亞地區的氣候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