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五十二章 的裡雅斯特

“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裡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的鐵幕已經拉下。”——丘吉爾

……

恩斯特走在的裡雅斯特的街頭,現在恩斯特也算哈布斯堡半個女婿,正好可以拉虎皮在奧匈帝國境內搞些投資。

的裡雅斯特就是恩斯特的目標之一,恩斯特打算在這裡建設一個東非遠洋貿易船隊的中心。

雖然威尼斯和這裡有功能上的重疊,但是恩斯特還是想把雞蛋分開放在兩個籃子裡。

畢竟威尼斯和奧匈帝國現在算是兩個不同國家了,如果商品從奧地利轉威尼斯,會被意大利政府多收一次稅。

所以造船廠依舊留在威尼斯,而船隊直接換地圖到的裡雅斯特發展。

選擇的裡雅斯特除了經濟上的原因之外,最主要的是為了向東非殖民地輸入人口。

白人移民問題一直困擾著恩斯特,普魯士境內的德意志人很難被忽悠到東非去,學歷高(相較歐洲其他地區而言)是其次,現在普魯士蒸蒸日上,機會多,選擇去海外發展都的都少。

那些前往美洲搏一搏的德意志人,一個是美洲開發早,環境好。另一個原因是在普魯士混不下去了,這裡面很多人都是罪犯,流氓,被普魯士政府記錄在案,當然不排除一些想發財野心勃勃的人。

而這兩種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不是東非殖民地需要的,收到東非也會威脅東非殖民地的穩定。

而奧匈帝國就不一樣了,從他成立的那一刻起就一直再走下坡路,國勢滑落,而且工業化程度不高,民族矛盾嚴重,這就給了恩斯特挖牆腳的機會。

奧匈帝國的人口僅次於沙俄和德意志(已經被排除在德意志之外),而且民眾的受教育水平遠遠比不上德意志,也就比沙俄強一點,大字不識的農民那是相當多。

沒有學識的農民就意味著可以通過教育改造其文化認同,這正是東非殖民地需要的優質移民。

未接受過教育的農民,在任何時代其繁育後代的能力是最強的,而奧匈帝國的土地又不可能憑白增加,加上奧匈帝國境內貴族的盤剝。

這些農民要麼進城務工,但明顯奧匈帝國的工業消化不了這麼多人口,而且城裡的黑心工廠不一定比種地容易。

要麼選擇起義對抗地方貴族的剝削,在保守勢力強大的奧匈帝國,成功率基本為零。

最後是出走海外,到其他地區找就業機會。

和德意志那些上過學的民眾不同,你要是和德意志人說去東非工作生活,他絕對會把你想成騙子,也只有僱傭兵和專門從事殖民活動的人才會去。

而奧匈帝國的底層民眾,你和他說去東非,他可能會先問東非是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