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七十章 蒙巴薩

“這樣,懂了麼?”米特洛維奇說道。

這就是語言不通的壞處,雙方交流需要大量的肢體語言,雖然雙方都會一些德語,但都不多。

奧地利帝國移民,本身有許多人會德語,但更多人只會奧地利帝國境內本地的方言,德語只會一兩句,還有可能是從統治的貴族那裡聽到和學會的。

而華人移民,也接受過德語教育,大多是些殖民地開辦的臨時班,教一些簡單的詞彙和短語。

但是時間不夠,且沒有應用德語的環境,畢竟早期移民除了德意志僱傭兵基本上全是華人,壓根沒有德語的用武之地,甚至黑興根軍事學院的學生負責翻譯工作。

不過東非殖民地招募工人也不是瞎搞,充分利用了這一點,只有老移民同時會少許德語的人,才有資格在殖民地當工人。

所以在蒙巴薩工作的奧地利帝國移民和華人移民都會一些德語,但不多。

在殖民地,工人的數量那是相當少,但是從離開田地那一刻開始,華人移民的地位就提高了一步。

目前東非殖民地士兵大於工人,工人大於農民。而會德語(至少會一點)才能成為工人和士兵,不然就老老實實種地。

華人工人至少和奧地利帝國移民裡繼續從事農業的人達到同一階段,這一點體現在工資上。

奧地利帝國的移民那可不是傻子,好處拿不到手,光靠一頓飽飯可不好打發。

他們或許沒有反抗殖民地的能力,但是還是有勇氣向殖民地爭取合法權益的。

畢竟在踏上前往東非殖民地船隻的時候,他們心裡還有一絲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東非殖民地政府也確實沒有讓奧地利帝國移民失望,雖然錢拿的少,但是勝在穩定,而且東非當前幾乎沒有任何娛樂場所,想花掉這筆錢都沒地方花,這樣日積月累下去,攢下的錢也很可觀了。

當然,現在殖民地政府已經開始使用記賬制度了,畢竟東非殖民地政府又不能印鈔,所以移民手中的貨幣都是“虛擬”的。

在他們需要時,可以通過賬本,從黑興根銀行支取,不過這種方式也只有德意志僱傭兵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