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一百零六章 圖爾卡納湖

1867年12月5日。

年底接近,殖民地的工作也開始減輕,現在的東非殖民地已經不是兩年前(1865年2月1日,初次登陸達累斯薩拉姆港。)一窮二白的階段了。

做起事來,已經有了一套成熟的程序,大大減少了不必要的麻煩,移民工作也更順心應手,直接複製粘貼過往的經驗即可。

所以年末,東非殖民地又有能力搞事情了,之前雖然佔領了肯尼亞地南部,但肯尼亞北部還在那裡放著。

而西北地區,今年是隻能看著了,當地的疫情還沒有結束,最樂觀估計也要等到明年才可以出手。

肯尼亞北部,自然條件遠不如南部,主要是降水比較少,呈現沙漠和草原並存的狀態。

但是,東非殖民地並不挑食,有草原,就意味著降水還不錯,少量的沙漠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北部平均降水平均值大約在300到400左右,也就是說部分地區可以達到500到600左右。而一些沙漠地區200都達不到。

這個降水條件已經不算差,既可以種植一些耐旱作物,也可以選擇發展畜牧業。

當然,前提是避開那些沙漠和乾旱地區,主要是靠近索馬里的東北部,是整個肯尼亞最乾旱的地區。

這主要是受地形和洋流的影響,西北一馬平川,而東南信風帶著印度洋的水汽吹向東非內陸,在大湖(維多利亞湖)區域,受地形抬升影響,形成了肯尼亞西南高原地帶降水豐富。

而等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受地轉偏向力影響,變成西南風,吹到肯尼亞東北時已經沒有多少雨水了。

而東北信風,從阿拉伯半島吹來,主要途徑大陸,很難攜帶大量水汽。

加之東北沿海平原地帶一馬平川,對水汽攔截作用弱,還有夏季寒流降溫減溼,所以形成了非地帶性的熱帶沙漠。

地形對降水的影響,可以從索馬里隔壁的埃塞俄比亞看出來,埃塞俄比亞高原攔截西南季風的水汽,使得埃塞俄比亞高原西南部的降水比較多,甚至在河流下游形成了大規模溼地。

……

圖爾卡納湖。

肯尼亞和埃塞俄比亞的界湖,位於肯尼亞地西北部。

圖爾卡納湖是非洲第四大湖,僅次於大湖(維多利亞湖),索倫湖(坦噶尼喀湖)和馬拉維湖。

這次亨利埃特(第五十七章出現人物),帶隊對肯尼亞西北進行勘察,這次條件和一年前相比要好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