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一百一十一章 人口和農業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農民的恐怖生育能力,到一戰前,東非殖民地人口至少可以翻三倍,至少在規模上達到甚至超過法國的規模。

 反正養活這些人口的土地來源是土著,恩斯特和東非政府不心疼,所以堅定不移完成東非的種田大業,才是東非立業之基。

 一個體量足夠的農業國,加上一個相對完善的動員體系和裝備沒有明顯代差的武器,足夠東非在全世界自保了。

 至於工業可以慢慢來,先解決農業問題,才能有精力解決工業問題,畢竟工業人口需要農業來供養。

 一上來就發展工業,這些人吃什麼?

 而農業開發,不僅可以充實東非殖民地的人口,還可以穩固東非殖民地新擴張的土地,同時糧食作為硬通貨,比工業品可靠,就算不賣,也可以當口糧。

 其他國家殖民者,在非洲除非投入大量本土人口,否則想和東非殖民地在非洲大陸競爭是不可能的。

 依靠土著,倒是有可能阻擋東非殖民地擴張,可拿到武器的土著也是會噬主的,其他殖民者若是這麼做,頂多和東非殖民地兩敗俱傷。

 要是像英國討伐布爾人那樣,出動四十萬大軍,當前的東非殖民地肯定頂不住。

 可等到各國注意到非洲的時候,東非早就一家獨大了,只有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歐洲列強才會在全球瘋狂圈地,而這個時間的節點正是1890年左右。

 二十年的發育時間是恩斯特穩坐釣魚臺的底氣,只要爭取在二十年之內將東非移民人口提升到千萬級別,恩斯特可以說在非洲這塊地上誰也不怕了!

 這是東非殖民地生存的問題,所以恩斯特選定農業作為殖民切入點是考慮充分的。

 農業在這個時間段,殖民者眼中不是非常吃香,大多數殖民者熱衷於搞貴金屬礦產和種植園,或者是印度,菲律賓那樣的熟地。

 像恩斯特這種,大力發展糧食種植的,很是少見,歐洲的沙俄和奧匈等國本來就是產糧大國,有時還會面臨產能過剩問題,所以糧食種植利潤並不太高,不容易被其他殖民者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