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一章 奴隸制經濟

 搞建設,尤其是在熱帶地區搞建設,那就必須拿人命去填,東非高原還算不錯,其他熱帶地區那是真要命。

 這一點東非殖民地政府就深有體會,沿海地區雖然開發早(包括桑給巴爾蘇丹國的建設),但是真的不如內陸宜居。

 民眾經常要頂著高溫工作,更不用說那些奴隸了。

 姆貝亞海拔在一千七百米左右,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所以雖然地處熱帶,姆貝亞卻非常涼爽。

 這樣的好天氣,自然適合土著下礦工作,而移民也不是什麼也不幹,維持礦道支撐的木架(坑木)等,就需要移民來完成。

 這說實話,真不是什麼比較難的活,但是土著就做不了,他們會敷衍了事,或者裝傻充愣。

 彷彿一個小小的木架支撐成為了非洲土著難以解決的世界性難題。

 實際上這些土著就是沒有耐心,他們寧可幹那種又苦又累但沒有技術含量的體力活,也不願意完成稍微具有一點技術性的活。

 這不是瞎說,在他們沒有被東非殖民地俘虜之前,還處在部落狀態的時候,他們可以用枝條編出棚屋,會將木頭雕成漂亮的雕塑,還會打磨武器,製作弓箭……

 可當他們落入東非殖民地手中後,那些天生的技藝彷彿一夜之間就消失了,只能當做畜力來用。

 早期,東非殖民地有些不信邪的管理人員嘗試用黑人來種地(那時還在東部),結果把水田裡的秧苗搞得東倒西歪,疏密不一,把華人農民都心疼壞了,最後全部推倒重來。(我國農業人員援助非洲種植花生的時候就遇到過類似情況,手把手教,當地人也學不會按照相同距離埋種子,最後我國農業人員製作了那種帶標記的繩子,非洲人按照繩子上的標記,才能埋好花生種子。)

 農業是東非的第一產業,糧食產量更是關係著東非經濟的好壞,所以不能讓土著這麼敗活。

 土著們的工作也就被限制在那些沒有技術含量和非常吃體力的工作上。

 比如,東非開發田地,在燒荒後,要對田地進行翻土,而東非當前的畜力明顯不足,所以土著就成為了畜力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