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二百一十九章 先苦一苦尼格

 “呃……不是你讓我說說我的看法麼!我就隨口一說。”康斯坦丁沒想到恩斯特會這麼激烈的反對。

 “父親,既然東非民眾的生育興致高,就讓他們生好了,只要這二十年,孩子們成長起來了,他們就是未來東非的未來,到時候東非人口也就不成問題了,剛好混血家庭佔比最高,這就是東非德意志民族的雛形。”恩斯特說道。

 “我知道,你一直強調人口是國家的基石,更多的人口是強國的基石,可這麼多孩子光是教育和扶養問題對東非來說就是一筆承重的負擔吧!”

 恩斯特仔細想了一下,對康斯坦丁親王說道:“父親,我們東非的育兒成本對標的是世界各地農村,而不是歐洲,這點人口增長數量我看東非完全不用擔心。教育問題,我們東非搞得本來就是窮教育,最開始的根本原因還是為了解放東非勞動力問題,讓婦女多參加一些勞作任務,而東非工業規模很小,也不需要那麼多知識人口。所以,義務教育這個問題我們完全可以靈活一些,現在東非的學校都是小班制,這些新生兒上學的年齡差不多是四五年後,那時改成大班制正好,而那時前幾屆的學生也畢業了,剛好讓他們解決東非的教師缺口,反正會照著教材讀就行了,要求也不用太高。

 現在東非面臨的問題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如何把這麼多新生兒扶養到大,我個人的意見是讓婦女徹底變成家庭主婦,不再參與農業生產活動,一個母親帶五六個娃娃不算困難,也就負責衣食問題。至於農業人口缺失的問題,就用黑人來補充吧!”

 說來說去,最後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勞工”,東非的黑奴只有成年男性,也不怕他們無限繁衍,他們也就只能在東非存在一代,將農業工作平攤給他們,相當於讓他們用自己這一代扶養東非新生兒的這一代,等東非這批新生兒成長起來了,也就是“農具”們從東非退休的時候。

 這件事很殘酷,但是機械化水平提不上來,就只能先苦一苦尼格了,恩斯特保證在尋找到替代尼格的新工具後,一定提前幫助這些對東非建設做出重要貢獻的好心人送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