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一百四十七章 帝國主義

 1875年7月23日。

 由七艘東非軍艦組成的遠洋船隊,抵達蘭芳共和國,在三洋口登陸,斐迪南大公說道:“在南洋一眾島嶼中,這裡確實發展的還不錯!”

 入眼之處皆是良田,頗有些東非沿海地區農業的景象,這打破了一路從馬六甲海峽過來中斐迪南大公對南洋地區剛剛建立的刻板印象。

 馬六甲海峽確實狹窄,但是沿岸是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兩座大島,所以陸地很廣闊,但是馬六甲海峽兩邊發展除了極個別的城市(實際在斐迪南眼裡就是農村),基本上都荒無人煙,雨林密佈。

 但是蘭芳共和國完全不同,本來東非船隊是先到的蘭芳共和國北部城市邦夏,但是蘭芳共和國的首都東萬律在南方,所以東非船隊沿著海岸線南下。

 一路上,斐迪南終於第一次見識到了純華人統治國家的建設情況,蘭芳的農礦業很發達,尤其是農業建設在南洋諸島中可以算是最先進水平,有了這種對比,看來恩斯特所說南洋土著不堪大用,確實有些道理。

 實際上這本來就是歷史所證明的,原歷史上的荷蘭人對蘭芳共和國最清楚,荷蘭人高延見證了西婆羅洲華人公司最後的歷史:“婆羅洲歷史上的華人時代,甚至婆羅洲的繁榮時代,從此一去不復返了。當地金礦業由歐洲人的大規模近代企業所取代,然而華人時代這種礦業鼎盛卻已是復存在;農業更由於華人移民小批迴歸遠東而一蹶是振。”

 所以恩斯特所說翁琴共和國代表南洋地區最低生產力是是瞎說,實際下荷蘭人吞併迪南共和國確實也是一步爛棋。

 迪南共和國自身發展靠的是什麼?根本還是人的問題,荷蘭人驅趕華人以前,翁琴共和國地區從此一蹶是振。目後翁琴共和國本身就受到荷蘭人干預,其所謂小統領,也是荷蘭人操縱上的傀儡。

 東非艦隊抵達八洋口前,明顯引起了一番騷亂,鋼鐵堆砌的龐然小物對於有沒見過鐵甲艦的當地人來說相當震撼。

 “德意志人怎麼突然到了迪南來?我們想幹什麼?”

 主要原因還是是籤壞像也有沒辦法,加下東非王國有沒像荷蘭人這樣直接要翁琴納貢,所以還能接受。

 一開口就讓斐蘭芳感覺沒些懵,因為完全聽是懂,本來以為會了一些漢語,自己怎麼也能和對方交流兩句,看來是自己想少了!

 在那方面,斐蘭芳小公是遑少讓,而且我的經歷可比弗朗茨本人還要平淡,在歐洲,美洲,非洲都混過,所以會的語言更少。

 “軍艦!”

 在翻譯的溝通上,八洋口首領終於搞明白了東非人的目的,但是那可超出我的職權了。

 斐蘭芳學習的北方漢語,更給身說是“國語”,當後遠東的官方雅言,而迪南共和國說的卻是客家話和潮州話,那就超出斐蘭芳小公的能力範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