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574章 服軟

第574章服軟

“哼,你們海軍也就是佔了經費的便宜,我們陸軍的士兵就像牲口一樣,吃的最好也就是粗糧,你們天天只會享受,不說海軍裝備的問題,就是伙食上和陸軍一樣,我們也不會如此針對你們海軍!”

嘴上這麼說,實際上陸軍和海軍之間的爭端還是為了政府的權力,陸軍的前身是薩摩藩,海軍的前身是長州藩,日本古代就如同戰國時代那樣,不同國家之間都是相互攻伐,而薩摩藩和長州藩是日本明治維新的重要推動力量,雙方為了對付實力更強大的幕府所以聯合在一起,但是組成新政府後,之前的矛盾依舊存在。

加上日本倭皇也不希望手下人過於團結,因為日本存在革命的土壤,萬一也學習法國把君主送上斷頭臺,那皇室就坐蠟了,所以倭皇作為最高統治者,反而希望屬下不要聯合在一起,最好打的死去活來。

而日本海陸之爭還涉及到英德兩種國家形式之爭,日本陸軍學習的自然是德國道路,因為德國之前和日本一樣也是四分五裂,並且兩國都是後發國家,加上德國逆襲法國這種勵志經歷,可以說是日本人最崇拜的。

日本海軍的模板自然也不用多說,自然學習世界第一的英國,包括英國海軍的方方面面,甚至相當魔怔。

就比如江田島海軍學校,建設的磚頭都從英國進口,這就很魔幻了,恩斯特猜測有三種可能,一是日本人對英國海軍崇拜到魔怔的地步深入骨髓,連細節都要完全一致。

二是為了方便某些人中飽私囊,日本政府有效率,但是並不太在意腐敗問題,畢竟日本存在皇室和華族日本貴族的稱呼兩個特權階層。

三是為了交好英國人,這也不是不可能,日本想學習英國海軍,那就必須付出代價,畢竟英國又不是日本親爹。

關於第三點很好理解,這個時代沒有關係是行不通的,就比如東非海軍之所以建設如此順利,自然少不了東非政府和奧地利政府之間的聯繫,而且有斐迪南大公牽線搭橋,斐迪南大公可是奧匈帝國海軍前領導人,所以奧匈帝國海軍在教東非海軍時也不會私藏。

而日本海軍就沒有這種關係,不說日本,遠東帝國海軍建設很大程度上依賴英國,結果被英國當做冤大頭,忽悠了不少錢,這也是後來遠東帝國海軍退而求其次選擇和德國合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