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的呃呃呃 作品

第二十八章 歸國

  “在東非不需要太多衣物,和床上用品,以前配發的老式軍服也換成了世面上常見的工裝款式,如果不加上標籤,基本上看不出來和東非人的區別。”

  “同時我們專門為移民還建立了語言學校,這在以前東非是不存在的,教育的發展讓我們能提供更多的教師資源,不再需要移民自適應。”

  “這就是一個超大型社區,也被達累斯薩拉姆市市民稱為‘超大型學校’,每年可以安置一萬人居住,不過現在達累斯薩拉姆市的移民數量已經沒有之前多,每年可能也就三四千人。”

  “現在東非的移民政策改變了麼?”

  “有這一原因,不過還有其他新建港口城市分流的原因,東非目前港口城市已經達到了十八座,而不是像以前只有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市才有承接能力。”

  在威爾斯看來,現在東非的生活水平確實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就連這種臨時的移民安置點都建設的相當不錯,那布拉瓦約肯定也是值得期待的地方。

  “以前東非接收人口的標準已經被重塑,現在能到東非安家落戶的都是有學識或者技術的人才,這也是東非很大的一個變化。”艾德利斯在一旁介紹道。

  “當然,東非的發展,還是通過鐵路沿線來觀察最為直觀,剛好你們是要通過中央鐵路去布拉瓦約的,沿途就可以看看這些年來東非的建設情況。”

  作為移民署遠東,艾德利斯去過國內很多地方,所以對東非近十幾年多年來的發展,他是最有感觸的。

  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是東非一個大發展時期,東非在這個時期完成了對國家的再塑造,工農業都得到大力發展,農林牧漁,道路交通,水利工程,城市村鎮都可以直觀反映東非的變化。新筆趣閣

  這些建設成就,通過報紙再展示給東非國民,塑造了新一代和老一代國民的集體榮譽感,整個東非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場景。

  當然,在這種盛世場景的上空,戰爭的陰雲已經密佈,隨時可能讓整個非洲大陸燃燒起來,同時也是東非承平日久後的一次大考,檢驗東非除了善於建設以外,能否保住自己的豐收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