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 25 章

 甚至理髮師也大吃一驚,直接停了手頭的工作圍著轉了好幾圈:

 “哎呦,你們家這丫頭,真是個心靈手巧的,這要是跟我學理髮,肯定能學好……”

 “謝謝您了師傅,我們家閨女還得上學呢。”苗秀秀語氣都有些亢奮。

 “櫻櫻你教教我,我也想學。”尹招娣也是心癢難耐,當下就拉過來時婕練手,苗秀秀則選了時北。

 兩人學得不是一般的快,很快就給時北時婷也紮起了漂亮的花苞頭。

 又意猶未盡的給時櫻和時南也紮了起來。

 到最後,甚至就是尹招娣自己瞧了,也向往的緊,悄悄跟苗秀秀嘀咕,要是她們倆也扎這樣的髮型,不知道好看不?

 只是不等苗秀秀回答,她卻又自己否定了——

 再怎麼說也不是孩子了,這髮型雖然漂亮,可她卻是無論如何不敢扎著到人前走的。

 一家人收拾好頭髮,時國安又借了理髮店的房間,進去換了衣服——

 賣醬油的時候唯恐把新衣服弄髒了,幾人穿的都是舊衣服。又跟理髮店的師傅說好了,借了他們的雜物間,暫時把一個缸存放在這裡,到時候他們出三毛錢當保管費。

 等一家人從理髮店出來,那叫一個煥然一新。尤其是走在最前面的時國安一家幾口,真不是一般的招人——

 男的高大英俊,女的溫婉秀麗,一對孩子也和金童玉女似的。

 別說時國安了,就是時櫻恍惚間都有一種後世拍偶像片的感覺。

 過往行人回頭率之高,說是百分百都不為過。更多的人則是注意力全在時家的幾個女孩子身上——

 這個時代理發師都是傳統的手藝,街上走的行人要麼就是扎著兩條粗辮子,要麼就是那種刀削頭或者學生頭的樣式,怎麼看幾個孩子的古典花苞頭都出奇的漂亮。

 路上一家人甚至被攔住了好幾次,詢問這頭髮是怎麼扎的,可能的話也想學了給家裡姑娘扎一個。

 甚至進了百貨大樓,瞧見精精神神的一家人,售貨員都對他們態度特別好。不但沒有冷臉呵斥,和殷勤的幫著介紹了好幾種東西。

 一家人買了幾斤紅糖,又給小寶寶扯了一塊適合男孩穿的藍底洋布,給幾個女娃娃每人買了一個尾端有朵小紅花的塑料髮卡不算,時國安還特特給時宗義買了一盒大前門香菸。

 拿到煙的那一瞬間,時宗義開心的簡直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顛來倒去的不住唸叨:

 “這得多少錢啊,這也太浪費了吧,你們花這個錢幹啥,就該把錢攢起來,給孩兒們用……”

 卻是拿著大前門香菸翻來覆去仔細看個不停,那稀罕的模樣,堪比得了小紅花髮卡的時南時北。

 他的模樣,老太太都看不下去了,推了一把:

 “兒子們孝敬,你受著就是了,別叨咕了。”

 時宗義這才收起來,小心翼翼的放在貼身的口袋裡,卻是每隔一會兒,都會下意識的用手輕輕捏一下——

 這玩意兒他見過,村裡的老漢,也就上任老支書抽過,如今他竟然活到能和支書一個待遇了。能熬到這一步,他這輩子也算是值了。

 所有東西都置辦齊了,一家人隨即坐上馬車往時國蓉婆家那邊去了。

 到了李家門口,也不過八九點鐘。時間還早的緣故,李家客人還不算多。

 聽說一輛馬車趕進來了,有幫忙的值客趕緊接出來,瞧見馬車上的一家人時,就有些犯嘀咕——

 說起來李家也是縣上的老人了,他們家的親戚也都是城裡的。這來的客人卻是趕著個馬車,馬車上還古怪的放著個大缸,怎麼看都是長途跋涉而來。難不成,是女方那邊的?

 畢竟他們都知道,全友媳婦兒孃家就是農村的。

 可要說就是全友的丈人家吧,好像也不太對——

 當初全友娶媳婦時,他們可是也都過來了,曬嫁妝時那叫一個寒酸,孃家來送嫁的哥哥嫂子也是穿的破破爛爛,瞧著就和難民似的,當押車孩的孃家侄女也是又黑又瘦,瞧著那叫一個可憐巴巴。

 這會兒來的這家人,光看這氣勢,這穿戴,瞧著就不一般。

 尤其是車上的一群娃娃們,一個個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真是怎麼看怎麼招人。

 正嘀咕著呢,李全友和父親李根生老兩口還有過來幫忙的三女兒三女婿聽到動靜從裡面迎了出來。乍然瞧見馬車上下來的一群人,幾人也全都愣住了。

 照他們想來,十里鋪的親家必不會來得這麼早。畢竟他們村距離縣城可是二十多里呢。

 從鄉下到縣城又沒個車,不管是徒步,還是拉著板車,到這裡怕也得快晌午的時候了。

 甚至就在剛剛,三女兒李秀娥還在跟李老太太叨咕,說是上回兄弟娶媳婦時,弟媳婦孃家那寒酸勁,讓她回去可沒少被人笑話。

 別人都說他們家條件也算中等偏上,咋就找個農村出來的?

 瞧瞧全友丈人那一家,瞧著過得就砸鍋。

 李秀娥本就對弟媳婦的孃家看不起,聽了那話,更是一百個不舒服。就在剛才,還不住跟李老太太嘀咕,說是等時家人來了,要是太不像那麼回事,就找個角落的地方安排著,省的外人又看笑話,他們李家人也跟著沒臉。

 結果這一出來,就有些傻眼——

 時家的人倒是和她想的那樣,來的不算少,光小孩就足足六個。可和她想象的不一樣的是,時家這次來的娃娃和上次弟媳婦嫁進來那回截然不同。

 一個個穿的乾乾淨淨不說,還都香噴噴的,扎的頭髮也一個賽一個的漂亮。竟然瞧著比城裡的娃娃還要洋氣。

 “我就說全友他丈人家不一樣了吧,你還不信。”老太太唯恐李秀娥說了什麼不合適的話,忙再次強調,“你說話可客氣點兒,這怎麼說也是你弟媳婦的孃家人呢。”

 李家三個閨女一個兒子,要說四個孩子裡最受寵的就是唯一的兒子李全友,其次就是身為老閨女的李秀娥了。

 從前李全友沒有結婚時,最聽李秀娥這個三姐的話,爹孃有什麼好吃的,除了讓兒子吃之外,也總是會先想著她這個老閨女,結果自打大姐相中了時國蓉,她這個李家的三女兒就幾乎事事靠後了。

 可要是時國蓉孃家條件好也就算了,事實上根本就是個土生土長的鄉下人罷了,憑什麼一來就騎在她頭上?

 剛才又因為時國蓉被罵了一頓,這會兒可不是還憋了一肚子的火呢,聞言哼了一聲:

 “不定打哪兒借的衣服呢,有啥可神氣的!”

 “還一下來了這麼多人,分明是是想著吃大戶呢!而且媽您看,還有那麼個大缸,您可別跟我說,裡面裝的全是給我們家小寶的東西,說不好人家已經打算好了,走的時候要一兜兜的帶走,準備把缸都裝滿呢。”

 “你閉嘴吧。”眼瞧著時家人過來了,李老太太幾乎是用氣聲制止了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