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白的 作品

第三百三十五章 考證

“水從高往低流……這不是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嗎?”

“對啊!但是為什麼啊?”

“為什麼?什麼為什麼?水往低處流就是水往低處流。”

“愚夫,我羞於與你為伍!”

“水火相沖,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剋,陰陽之道,這不就是道家大道嗎?哪有為什麼?”

“但是,我也用泥土撲滅過火焰,我也用銅錢蓋滅火焰,道家所謂的五行真的是對的嗎?”

很多人經過林柯啟發,頓時紛紛醒悟、疑惑、思索。

當然了,大多數都是年輕人。

而一些人則是反而對林柯的話有些不解。

道家都說了,天下無不出於陰陽五行,人家老子都這樣說了,而且是篤定地說了,那還有什麼?直接相信就行了唄!

而林柯,看著那些年輕人思索的表情,也很欣慰。

道家的某些思想,其實有些時候也是一種思維禁錮。

不像孔孟儒道,純粹就是人文科學。

道家可以看做是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結合體。

老子主張的是類似於分裂的小國寡民體系,如同後世歐羅巴那樣,一塊地區幾十個國家。

這是人文科學中的政治主張。

而除此之外,老子又提出了自然科學的主張。

他認為,世界的本源來自於陰陽,也來自於五行。

世界就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組成的。

這在古代,無疑屬於自然科學的開端。

然而重點在於,老子這個人不是純粹的科學家,而是一個政治家、思想家、哲學家和科學家的結合體。

他很多學說,都是在講政治,以至於後面還有不少皇帝尊崇黃老學說,把國家治理得烏煙瘴氣。

他的意思是,天底下有個叫“道”的東西,你們治理國家就用這個“道”來治理,無為而治。

所以,他的科學思維和學說歸根結柢也是為了政治而服務。

或許,像墨家、公輸家,才是正兒八經的早期科學家。

而正因為道家某些思想作祟的原因,在加上後面道教的出現更是穩固了這種自然科學思維,才在某種意義上導致了科學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