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人家 作品

第37章 死去的丈夫回來了二合一

 “唉。”霍老爺忍不住嘆氣,別看霍家如今花團錦簇,可他下面四個兒子,無一人有才幹能撐起霍氏,弄的他這麼大年紀還要帶孫子,若是自家孫子有八分方才那年青人的智略,他也就不用操心了。

 嘆息歸嘆息,該教的還得教,他比出一個手勢,“不到一成。”

 “才一成?”霍啟明忍不住吃驚,他還以為最少有五成左右。

 “是啊,不到一成,這是霍家祖上定下來的規矩,你道為何?”

 “孫兒不明白。”

 “天底下的錢是賺不完的,霍氏商行喜迎接天下商戶,他們縱有月滿盈虧,也影響不了霍氏商行的根基。”霍老爺說著,彷彿看到了當初父親教導自己的場景,一代代傳承,不就是這樣嘛。

 “霍氏傳承幾百年,看了不知多少世家落魄、又有多少新世家崛起,曇花一現的多、曠久長存的少。霍氏是其中之一,就是因為我們貪,卻又沒那麼貪,別人做的好我們不要眼饞,別人落拓了也不要譏笑,幾十年風水輪換,且不知到何年呢。”

 霍老爺的長篇大論,霍啟明沒怎麼聽明白,因而十分慚愧,“孫兒大概懂了幾分,不過還是有些不明白。”

 “不明白沒關係,慢慢看,慢慢想,有的是時間。”總歸他身子還硬朗,只要不跟他那幾個廢物兒子一樣志大才疏、好高騖遠就行。

 祖孫倆漸漸走遠,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的兩道身影,卻莫名有幾分相似。

 ————-

 雖是為的這事來了青州府,霍老也卻不能只顧這件事,青州府也有霍氏商行的分行,不過不在朱雀大街,而是在偏西邊位置,更靠近官宦人家,自然要查看一番,另霍家在此故交舊友更是眾多,遞來的拜帖不知凡數。

 恰又逢蘇大人同在青州府,要交際的也就更多。

 說起這位蘇大人,連向來辦事周全的霍老爺都忍不住搖頭,府城的人恐怕不知,在京城,其有一個啼笑皆非的稱號,曰“饕餮”。

 所謂饕餮,即只進不出,有人背後罵其貪心,偏蘇大人禮照收、事卻不一定辦,可謂光棍至極,幾次有人暗中使壞,告至聖人跟前,也不過一笑了之。

 但也是因此,蘇大人反而是當今聖上眼前的紅人,為甚,正是因其性貪婪,聖上坐擁天下,不怕人明貪,就怕人貪而無度,蘇大人恰在其中取巧,又能為聖上分心,自然受寵。

 蘇大人有個與其性格截然不同的名字,全名蘇正方,意為方正,謂正而不邪。《禮記·曲禮上》有云,“立必正方,不傾聽。”

 論理,蘇家也算名門大家,並不缺錢財,也不知是怎麼樣出來這麼個性子,亦或者是故意。

 搖搖頭,將腦海中的記憶甩去,霍老爺隨即主動寫了一封拜帖,兩人也算老相識,但一人為官、一人為商,自然得他上門拜訪,且青州府的事,他來了總得使幾分力。

 除此外,他又遣人去陳家打聽分家之事,合作前,總得調查清楚,才能安心不是。

 他其實也能猜個大概,無非是你算計我、我算計你的買賣,最後兩相得宜,也是有趣。

 只是不知以後,那位奸猾的陳老爺,會不會後悔揀了芝麻丟了西瓜,那就是後話了。

 市舶司在青州府有專門的衙門,蘇大人任提舉市舶司,亦即常人口中的市舶使,下領監官、勾當公事、監門官等官員,至於文字、孔目、手分、貼司等官吏不計其數,掌蕃貨、海舶、徵榷、貿易之事,以來遠人,通遠物,在大小朝有著舉重若輕的地位。

 蘇大人順時隨俗,如今便居於市舶司官衙正經辦公,至於往來應酬,亦在府衙內側殿,輕易並不出官衙,無他,求上門來的人實在太多。

 十來日功夫,蘇大人已經將青州府的大、中商戶見了個七七八八,心中自有一杆秤。

 等收到霍家的拜帖,頗為稀奇,“這老狐狸怎麼來了。”話落他也懶得去查,直接讓人進來,總歸不過為了這檔子事。

 眾人只當這次海運與往常並無不同,實則只有他知道,情況迥然有異。

 來前,他已密見過聖上,大夏朝如今風調雨順、商貿發達,百姓安居樂業,面上看著一片和樂,然北邊戎族蠢蠢欲動、幾次三番挑釁來犯邊境、搶奪糧食,冒犯國威,聖上不欲容忍,動武恐怕就是近兩年之事。

 俗話說,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若是打仗,徵兵撫卹、糧食棉衣,樣樣缺不了銀錢,便是國庫有再多存銀都不夠。

 故而,此次海貿之事,聖上下了死命令,不僅要加量一成遠航的商船,還要帶回來的錢財多上三成有餘。

 這可不是件容易事,外人都只知商貿賺錢,卻不知其中風險,商船十出七歸便已是難得,途中不僅要提防那些交易的小國使詐,更要抵禦海上的盜賊,其中兇險,不足為外人道。

 故而,他得使十二分的氣力,挑選最華貴、最值錢的商品,遠赴重洋,更要加強護衛,嚴加看守防範,一絲一毫都不能敷衍了事。

 想到這些,蘇大人就忍不住愁眉緊鎖,難啊,都只看見他風光,誰又知道他的艱難。

 不一會,下人來報,霍老爺已被引至隔壁書房。

 蘇大人提腳出門,去見客。

 甫一進門,只見霍老爺端坐左邊下位,他便也不去上座,反而來到左邊上位,兩人隔著一個茶几,觸手可及。

 “蘇大人。”霍老爺笑呵呵打招呼,“不請自來,還望見諒。”

 “哪裡,霍老爺大駕光臨,不知有何貴幹吶。”

 “自是有事相求。”霍老爺說話間仔細覷著對面人的神色,見其面色毫無異動,心知塞錢沒戲,索性也不去廢這個功夫,直接明言,“實不相瞞,霍某前來是為了海貿之事。”

 蘇大人也不詫異,反而有些奇怪,“霍家的份額不是早已確定?”京城裡豪門世家、豪紳富商,該分的份額早已扯清楚,總不該追到青州府來。

 霍老爺苦笑,“還是為著一位小友,你且聽我說說。”

 遂將一切緣由從頭道來,也無甚隱瞞,最後問道:“香料器物,霍某覺得大有可行,這才追了過來,蘇大人可仔細斟酌一番,若是覺得不合時宜,我就此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