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哪兒了 作品

第126章 青年報採訪

 
江勤前世雖然沒有接受過正兒八經的採訪,但是以38歲的靈魂應對這種小場面,他並不會發憷,關於創業,關於勤工助學,關於夢想,他就算是完全脫稿也可以口若懸河,要不然十幾年的酒場就白混了。

 
幾個問題問下來,董敏對他的評價越來越高。

 
在校的大一學生在接受正規媒體採訪的時候很難不緊張,但江勤是真的不緊張。

 
“我的創業成績,不只是我一個人的成績,因為如果沒有學校的幫助,沒有老師的幫扶,沒有大家的支持,知乎不會是今天的知乎,江勤也沒資格成為今天的江勤。”

 
“最後,我來個總結吧。”

 
“哪有什麼真正的歲月靜好,只不過是黨和國家,學校和老師在為我們負重前行。”

 
最後一句總結,江勤刻意壓低了嗓子,讓聲音更有質感,流行於二十年後的網絡雞湯脫口而出,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精準的降維打擊。

 
這句話把對面的董敏聽得一愣,只覺得振聾發聵,立刻就拿筆刷刷寫到本子上。

 
哪怕她用了錄音筆,此時卻也好像是怕這句話會被自己忘記一樣。

 
在這個非主流語錄盛行的年代,誰聽過這種鏗鏘有力的金句。

 
“剛才那句話,可以用作這次的新聞標題嗎?”

 
“當然可以。”

 
江勤淡然答應,心說我還沒唱孤勇者呢,愛伱孤身走暗香,愛你不跪的模樣,愛你對峙過絕望,不肯哭一場,這歌一唱,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能唬的找不著北。

 
與此同時,楚絲琪站在旁邊,神色複雜地看著江勤,內心裡閃過一絲很輕但卻很痛的悲傷。

 
她上個月剛剛因為第一校花的名頭而被新聞中心吸納進來,顧主任打算培養她做記者站的副站長,以後代表臨川大學出去採訪,光是漂亮的臉蛋也可以給學校帶來幾分面子。

 
臨大是有新聞系的,站長的位置肯定是要留給新聞系的人,但是有一個貌美如花的副站長有何不可呢?

 
但楚絲琪沒想到,她第一個接洽的人會是臨川青年報的記者,也沒想到臨川青年報的記者採訪的是江勤。

 
這一次的相遇和在火車上的相遇不同,她是第一次不帶任何的任性與刁蠻去重新看這個人,也是第一次看到江勤的侃侃而談。

 
眼前這個人,他和高中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無論談吐、做派還是姿態,都遠遠超過了他們這批同齡人。

 
他成熟而自信,張揚卻不張狂。

 
楚絲琪知道,自己距離他曾經只有一步之遙,但此時此刻卻已經遠遙不可及。

 
因為他除了進門時那驚詫的一望之外,全程都再也沒看過自己一眼,卻也沒有那種刻意迴避的閃躲,更多的是泰然自若的淡然。

 
他真的不在乎了,甚至連恨都懶得有,楚絲琪覺得這才是最讓她被刺痛的地方。

 
“江勤同學,請你坐正一點,我給你拍張照,作為新聞配圖。”

 
江勤挪了下屁股:“這樣可以嗎?”

 
“嗯,可以。”

 
攝影師按下快門,把畫面定格之後給董敏看了一眼,董敏滿意點頭:“這樣就行了,再次感謝你,江同學,不得不說,你是我見過思想最成熟的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