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章振興淡然一笑: “你們不用太掛懷,他們只是做他們應該做的事情,不管是不是你們的孩子,他們都不會袖手旁觀。孩子找回來了,送他上學,好好讀書,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早晚還能再見到明珠等人。"




丁大姐還是因為不能報答一番而感到遺憾, "能寄東西嗎?我買點東西給他們寄過去。"




“那麼多的東西說捐了就捐了,她什麼都不缺。”章振興道。丁大姐很堅持: “我只是表達我的謝意。”




章振興想了想, "她喜歡古玩字畫這些玩意兒,天底下很難找到相同的,你也買得起,買兩幅畫拿給我,我替你寄給她。"




“好。”丁大姐照辦。




在東西寄出的時候,陸明珠人在上海的王興財家。




關於捐糧食這塊,比她能幹的人太多了,她不




打算親力親為,也可能減少來內地的次數或者不來內地,因為她實在看不得慘景,所以決定趁著大劫來臨之前為內地貢獻一點外匯。




到上海,自然得先拜見王興財這位乾爹。得知青山縣狀況,王興財陷入沉默。




良久之後,他對陸明珠說道: “你說的這些我都記下了,也會關注上海的糧食供應,倒是你大哥做糧油生意,不妨提前囤積一點糧食,要是內地哪個地方青黃不接,我那份就捐出來。"




陸明珠微笑: “已經在做了。”




王興財鬆口氣: “那就好,那就好,人多力量大,肯定能渡過難關。”




其實,他在上海他不愁,京津滬太重要,哪個地方都有可能缺糧,唯獨這三個城市不會,而他現在的工資級別不低,糧食和副食品足以應付日常所需,所以他更關心百姓的生死存亡。




只是他和章振興一樣,都想得太簡單了。




陸明珠也沒說未來怎樣,抿嘴笑道: “您照顧好自己就行了。乾爹,我離開香江的時候,您說您再幹兩年就退下來,這都七年多了,您什麼時候退下來跟我去香江養老?"




“我覺得內地挺好的,內外清明,物價統一。”王興財道。




陸明珠不贊同: “也不看看您的年紀。”




王興財在內地沒有過壽的習慣,屈指一算,“還真是,轉過年我就七十了。”




“是啊,人生七十古來稀,該退就退,把機會讓給年輕人。”雖然王興財和張女士的婚姻失敗,但作為乾女兒,陸明珠還真不能看著他以近八十歲的高齡受到折辱, "您那個小女兒在香江好不禮貌,明知咱們兩家的關係,大張旗鼓地追求我爸,想做我後媽還是想報復我呀?這就是沒人好好教導的原因,您這個做爹的不去看著她嗎?"




提起這事兒,王興財就來氣: “我讓她弟弟看著她了。”"能看住嗎?"陸明珠問他。




王興財還真不敢保證。




他仰臉看著屋頂,已長滿老人斑的手摩挲茶杯, "你說得對,我既生了她,就有責任管好她。"




躲在一旁偷聽他們對話的林香蓮格外歡喜。




她早就想離開香江和一雙兒女團聚了。




雖然資本家庭生活不受影響,但




王興財沒有財產,生活水準比她剛跟王興財時差遠了。陸明珠很高興,"這就對了。您什麼時候辭職?我和君嶙等您。"




“打辭職報告,交接工作,怎麼著也得個把月。”王興財算了算,接著道: “要不你們先走?我辦完事再出發,到香江安排好所有事情後再聯絡你。"




小兒子在香江買了別墅,他和林香蓮自然有落腳地。




陸明珠卻笑道: “我不急,好不容易來一趟,我要給內地的外匯做貢獻。”




王興財就問: “孩子都不管?”




他人不在香江,可陸明珠結婚、生女的禮物可一樣都沒落下,自然知道自己多個外孫女。這個問題由謝君巉代為回答: “我大哥在家。”




好好跟她伯伯可親了,在他們夫妻離開香江前,對著謝君顥還是一口一個爸爸地喊。




謝君巉氣憤、無奈又委屈。




王興財則拿陸明珠的話堵他們: “孩子還是得父母看著才行。”




"大哥這個當伯伯的比親爹還稱職呢!”陸明珠對謝君顥推崇備至, “我和君嶙很放心。"




"行,那咱們就一塊走。”王興財不管他們了,想起他們說貢獻外匯的事情,提醒道: “國際友人服務部被併入友誼商店了,在南京東路,你們直接去那裡。"




陸明珠挑眉: “直接去?”




王興財明白她的意思, "有外國護照就能進,原本就是招待外賓、華僑、國際海員的地方,在裡面用外幣結賬。”




“這麼說,連僑匯券都不用。”陸明珠聞言一笑。




王興財樂了: "僑匯券本來是供應僑胞、僑眷接收僑匯兌換的票證。"陸明珠知道,就是說說。




她和謝君巉從王興財家中出來,沒忙著去友誼商店,而是逛古玩商店。此時還沒併入到友誼商店,是獨立的。




古玩字畫不是人民群眾的生活必需品,要錢不要票,但光顧者堪稱寥寥無幾。陸明珠則像魚兒進了大海。




20萬美金兌換到45萬內地現金,買9萬斤糧食沒花到1萬元,又在首都兌換了些,給章老師的錢沒給出去,手裡現在握著這麼多現金,此時不花,留待何用?




帶出境後就用不




了。




陸明珠先把各種古錢幣尤其是銅錢一掃而空,清代官窯瓷器中的碗碟也一摞一摞地買,連1萬塊錢都沒花到,接著買下店員拿出來的乾隆粉彩吉慶有餘轉心瓶。




這時,她聽到有人叫她。




謝君嶙和她一塊轉頭,看到一個風韻猶存的中年美婦。




穿著湖綠絲綢繡花旗袍,外罩貂皮大衣,帽子、手筒一應俱全,頸間的一串翡翠珠鏈若隱若現,她從門外進來,和衣著端莊樸素的店員、門外行色匆匆的市民形成明顯對比。




陸明珠立刻搜尋原身的記憶。




"二姐呀,好久不見。"二姨太所生的陸珍珍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