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十四章 悔不該當初

 
“父親,如果他能讓妹妹過好日子,我也不會對他有什麼偏見,但他一介文儒,怎可能會一直專心在經商?”

 
“呃?鄉試放榜了嗎?”

 
“還沒,不過快了,就是這幾天的事。”

 
蔣德鍾琢磨了一下,點頭道:“讓人裝幾壇酒,為父要親自上門看看他,反正他也考不上,不如就到我酒坊來,給他個掌櫃噹噹,讓他有口飯吃……”

 
說到這裡,蔣德鍾又仰起頭對著天在抒發感慨:“哎呀,我怎麼就不信他呢?白花花的銀子,明明都送到家門口,愣是讓我一腳給踢出去,我這是被豬油蒙了心啊!”

 
……

 
……

 
貢院,內簾。

 
內簾開彌封已結束,所有的鄉試考卷將會比照姓名,正在做榜文的填寫。

 
劉機作為應天府鄉試主考官,監督內簾官填榜之後,來到內庭存放墨卷的地方,但見同為主考官的王鏊,正對著一份卷子發愣。

 
“濟之,明日一早便要張榜,這些卷宗稍後便會有人來封存,應天府尹已派人來通知,府上已備下酒席,今夜請你我同去赴宴,作何你還不趕緊準備一下?”

 
作為應天府鄉試的主考官,劉機和王鏊二人已在貢院內生活了近二十天,也只有到卷子完全批閱結束之後,他們才算是跟外界有了正式的溝通。

 
好不容易完成閱卷工作,這時候正是要放鬆的時候。

 
但劉機看王鏊的臉色,一點都沒有輕鬆,反而是滿懷心事的樣子。

 
王鏊道:“回頭再看這幾篇文章,感慨頗多。”

 
劉機走過去,稍微一看,笑道:“你還念念不忘呢?不都提他為解元?我可是聽了你的,那篇經義通順世所罕見的卷子,都還只落個亞元呢。”

 
從官職上來說,劉機在王鏊之上,照理說兩位主考官,應是以劉機為主,而以王鏊為次。

 
但劉機打心底佩服王鏊,也願意聽他的意見,所以最後還是選了王鏊中意的考卷,提為解元。

 
王鏊嘆道:“伱看這篇《尚書》題,當我出此題目時,未曾想,卻應了今年黃淮的水災,看他所寫,‘不以防患為功而以治為任’,這不就是如今大明官場的寫照?如果黃淮沿岸地方,治水之策僅僅是在發水之後安民,並以此為功,那誰還會以防河治堤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