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二十一章 放蕩不羈唐亞元


鹿鳴宴上,由唐寅代表舉人出來敬酒。

 
雖也顯榮光,但在過程中,唐寅並沒有體出現出多高興,反而好像很遺憾,王鏊看在眼裡,在鹿鳴宴結束之後,王鏊特地將唐寅留下。

 
“見過座主。”

 
唐寅來給王鏊行禮,現場不見劉機,此時的劉機已回去準備回京師事宜。

 
王鏊道:“伯虎你才學出眾,本次江南鄉試,位列亞元,為何今日酒宴你一直都悶悶不樂?”

 
唐寅聽出王鏊語氣中有質詢之意,解釋道:“學生並非不知足之人,乃是因為此番鄉試時,學生便覺文思如泉湧,文章揮筆可成,仿若滔滔江水滿溢胸中,甚至與人誇口,此番解元捨我其誰,奈何……事與願違。”

 
王鏊笑道:“你是覺得,自己在科舉中,輸給一個例貢,心有不甘?”

 
唐寅搖頭道:“學生並未見過這位解元的文章,之前也未有人在學生面前提及過,不知他才學如何。學生並非心懷妒忌,只是冥冥中覺得,好像失去什麼,心底之失落難以言喻。”

 
“嗯。”

 
王鏊微笑著點頭,他對唐寅還是很欣賞的。

 
歷史上,雖然唐寅在科舉中遭遇鬻題案而折戟沉沙,但他二人卻相交莫逆,曾同遊,唐寅也曾為其寫詩作畫,多番拜訪,王鏊也對遭遇科場失利的唐寅多番鼓勵。

 
王鏊也算是唐寅生命中的貴人。

 
王鏊道:“你有上進心是好的,我也不妨跟你明言,在諸多應試考生中,你的文章可說是出類拔萃,尤其是伱的經義、典故之通順,令人驚歎,我自問年輕時做文章,也寫不出你這般的水準。”

 
唐寅本來都已經認命。

 
但聽到王鏊的話,他不由心生疑惑。

 
你認為我文章寫得好,那為什麼我是亞元,而那個張周是解元?

 
“經義之通順可說是無上才華,但只有心懷社稷,體察百姓之疾苦,奮力而為,才是治國之賢能,你尚且有所不如。”王鏊對唐寅欣賞,再加上張周的解元本來就是他固執己見點出來的,所以他覺得有必要對唐寅解釋一下。

 
但這話在唐寅聽來……

 
簡直就是被人扇了個大耳刮子。

 
有才,但沒有治國的能,所以你是亞元,而張周是解元。

 
這不是罵人嗎?

 
可王鏊提醒他,是為了鼓勵他,不是為打擊他,唐寅到底也是明事理的,他也明白王鏊是好心好意,不然的話王鏊也沒必要在鹿鳴宴後單獨提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