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九十二章 信任


楊鵬是懂名利場規則的,知道張周需要什麼,也知道他能幫到什麼。

 
不需要索賄,也無須明面上行賄,就能把事辦得漂亮。

 
張周也在琢磨,這楊鵬能在弘治一朝得到李廣信任,胡作非為而依舊保留權勢,甚至能在李廣倒臺後馬上站穩腳跟,的確在交際應酬上是把好手。

 
“如今京城內很多權貴,聽說宮裡出了一位仙師,都在打探,也有想請您過去給做個法,驅驅府上的邪氣,出手不會寒磣。各地的鎮守太監……也想跟您結交一下……”

 
楊鵬先前處事圓滑,現在就想當中間人撈好處。

 
張周很明白名利場的規則。

 
現在皇帝信任他,或許斂財什麼的就算被皇帝知道,皇帝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要是回頭遇到什麼天災之類的,有了警示,大臣一參劾說跟皇帝寵信他有關……

 
這些劣跡就會成為他的催命符。

 
聰明人是不需要通過這種方式去聚斂財富的。

 
張周自認為不缺錢。

 
張周也沒回絕,只是笑著道:“回頭說吧,我這人不善交際,再說我也不是李廣,我的道行不夠深,只怕驅邪不成反給他們招惹邪氣回來。”

 
“您說笑了。”

 
楊鵬也不勉強。

 
認識還不深,就算張周視財如命,也不會跟他談太多。

 
在楊鵬看來,很多事也可以慢慢推進。

 
……

 
……

 
張周視察完清寧宮的地基奠基情況,本來就可以出宮了。

 
卻是蕭敬匆忙而來,對張周道:“先生,陛下有請。”

 
張周問道:“談清寧宮的事?”

 
蕭敬無奈笑笑,意思是皇帝沒明確說是什麼,他不好去揣測。

 
張周跟著他一路到乾清宮,路上可見匆忙而過的人,張周心裡也在想,若真在皇宮裡當差,做什麼事都刻板急促,這群人壓力該有多大?

 
“蕭公公,平時你們有什麼放鬆的項目沒有?”張周很關心問道。

 
“嗯?”

 
蕭敬聽了個一臉問號。

 
什麼叫“放鬆項目”?

 
“張先生,您說話真風趣,陛下已等候多時,還特別說明不用通傳,您來了帶您進去便可!”

 
……

 
乾清宮內。

 
朱祐樘坐在他的龍案之後,手頭上很多奏疏,在張周到來之前,朱祐樘還在認真批閱奏疏。

 
“秉寬,不用客氣,坐吧。”

 
座位是早就預設好的,張周行禮後坐下來,等著聆聽皇帝的教誨。

 
朱祐樘把手頭上一份奏疏批閱完,放到一邊,感慨道:“朝中有關撤地方鎮守內臣的奏疏,屢見不鮮,朕也在思量此事。”

 
張周琢磨了一下,先前楊鵬還說各地的鎮守太監想認識他,現在皇帝就說朝中各種意見要撤鎮守太監,皇帝還在思量此事。

 
言外之意,各地的鎮守太監感受到危機,想趁機活動京師中人,尤其是皇帝身邊說得上話的人,為他們保留官職。

 
在大明。

 
各地的鎮守太監既相當於監軍,又相當於半個主帥,很多事情沒有鎮守太監的準允都沒法完成,無論是總兵官,或是巡撫,都很發愁,以至於有什麼軍事調遣都要被一群不知兵的太監管著,很容易貽誤戰機?

 
更要命的是,這群太監一個比一個貪婪,簡直是喂不飽。

 
文臣也不想各處都受太監的挾制,在弘治朝時,因為皇帝對文官的倚重,使得這種請求屢見不鮮。

 
弘治皇帝還一度想取消,只是因為西北韃靼在弘治十年之後接連犯邊……張周熟悉歷史,知道這段時間草原上達延汗崛起,草原恢復了些許蒙古騎兵的榮光……如此才讓皇帝覺得能加強對西北以及各地的控制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