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一百一十八章 作弊的最高境界


朝議結束。

 
朱祐樘分別將欽天監監正吳昊、翰林學士程敏政和國子監國子祭酒林瀚三人,叫到乾清宮,似是有何重要的事商談。

 
其餘大臣則各自出宮。

 
眾文臣出了奉天殿之後,很多過來圍攏住了劉健。

 
他們似是要找劉健討個“說法”。

 
“劉閣老,您可說說,這才剛走了個李廣,陛下又就寵信方士,豈不是說這朝中又要有佞臣出沒?”

 
大臣的意見很大。

 
明顯已將那個未知身份的方士,當成勁敵。

 
劉健作為首輔,他要先站個制高點的立場,輕易不表態。

 
謝遷打趣一般笑道:“有人能提前預知地動,相當於做了欽天監的差事,作何要這般牴觸?”

 
以謝遷的意思。

 
現在有人預知地震,能拯救黎明蒼生,你們這群人非但不高興,還顯得如臨大敵。

 
豈不是說,你們只在意黨爭,而不在意百姓的死活?

 
眾大臣一聽,內閣三位閣老對此事的態度十分曖昧。

 
聽意思……

 
內閣並無意去勸諫皇帝遠離“奸佞”?

 
李東陽道:“若此人只是讖言宮中火災,預知地動,未做出有損於朝廷之事,則不該強行勸阻。”

 
禮科都給事中塗旦抗議道:“若陛下因奸佞言事,壞了大明綱常禮法,到時再勸阻只怕都晚了。”

 
“對!”

 
很多人認同塗旦的說法。

 
這是要防患於未然,豈能讓奸佞有機可趁?

 
皇帝問事,只能問我們大臣,而不能有人跳到我們頭上,這既是原則,也是競爭。

 
這時候你們內閣作為文臣領袖,豈能退縮?

 
連英國公姓張那老匹夫都開始得瑟起來,說要將那方士晉升為欽天監監正,武勳那邊都有動作了,我們還要等那傢伙禍國殃民再出手,可就什麼都來不及。

 
劉健實在聽不下去,冷冷道:“再議吧。”

 
意思是,伱們想參劾,自己去參劾,別什麼事都往內閣牽扯。

 
還是說你們沒自信能把皇帝所信的這個奸佞給扳倒,非要讓我們內閣出面,而你們在背後煽風點火?

 
想上自己上!

 
……

 
……

 
仁壽宮內。

 
慶雲侯周壽和長寧伯周彧二人,在大朝會之後,順道過來,探望周太后。

 
周太后心情很好,問了一些家事,突然又冷冷看向周壽:“……前些日子閉門不出,這是病好了?”

 
周壽道:“回太皇太后,病好了。”

 
“哼!”周太后道,“京師疫病,旁人都用了藥,你為何不用?若下次再有痘瘡疫病,你是不是還要守在家門不出?身為國戚,不以身作則,何以規範萬民?”

 
周太后生氣的,是周壽以自己年老為由,有什麼事讓別人頂上,而他自己躲起來不見人。

 
等瘟疫都過去了,才跑出來得瑟。

 
周壽麵色羞慚。

 
他也知道,這個姐姐最講求皇家人的責任和臉面,而他顯然沒在這件事上做到身先士卒。

 
周太后又問道:“先前派人跟你們說,讓小瑛和小瑭,都去跟張秉寬學習學習,你們給安排了嗎?”

 
“未有。”周彧道,“老姐姐,不是我們不肯,實在是無此等必要,最近他們各都領了都督府的差事,平時公務繁忙……”

 
“忙什麼?”

 
周太后又很不耐煩。

 
兩個弟弟,好像一點都沒把她的話聽進去。

 
“今日一早就有人來告訴哀家,河南新野那場地震被他給言中,這般的人能得陛下信任,以後再有軍政大事,陛下必定會垂問,你們連這點風向都看不準?等哀家閉上眼,周家誰還肯放在眼裡?”

 
周太后生氣了。

 
周壽道:“太皇太后,陛下可是至孝的。”

 
“孝也要在哀家活著的時候,你們沒看到張家現在有多跋扈?哀家有時候也勸不動,那是陛下夫妻間的事,哀家還在,張家不能把你們怎樣,再以後,遇事還有人會保你們?”

 
周太后這其實也是在為身後事做準備。

 
她自知年歲已高,虛歲都七十,這年歲的老太太,別說是來點急病,就算是沒病,說過去也就過去。

 
但周家人似乎都還習慣受她的庇護,一點都沒有危機意識。

 
周彧道:“老姐姐別生氣,回去後,就讓兩家小的,過去看看。”

 
“好!”周太后道,“此事不能耽擱了,聽說成國公朱家的二小子,天天跟張秉寬在一起,連英國公老張家的小子,也在那邊,你們可要加緊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