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一百四十五章 悠悠之口

 
張周這邊正說著。

 
蕭敬人都站不穩了,勉強扶著馬車的車轅才站住。

 
一旁跟隨蕭敬來的東廠番子也趕緊伸手去扶。

 
“張先生,您可別嚇唬咱家,咱家……經不起嚇,要真是在建昌衛發生地動,您應該知道……這事……唉!”

 
蕭敬話都快說不利索了。

 
地動發生在別的地方,都可以說是強行在往張延齡這件事上聯繫,唯獨發生在建昌衛,連他這個從來都不信這一套的理智之人,都覺得這必然是上天的警告了。

 
不然事情有這麼湊巧的嗎?

 
張周想說,事就是這麼湊巧。

 
《孝宗實錄》明確記錄,弘治十二年二月所發生的事:“……癸卯,陝西寧夏地震有聲……壬子,四川建昌衛地震有聲。”

 
這兩次的地震,顯然沒發生什麼大事,可能也都沒造成任何人員的傷亡。

 
如果地面只是隨便晃動幾下,張周提出來也沒必要,甚至提不提都無關於給大明朝廷示警,就好像陝西寧夏地震一樣,他直接就明說了,讓皇帝知道有這回事就行。

 
但建昌衛這次的地震可就有講究了……正好是建昌衛指揮僉事彭泉舉報建昌伯,正好又這會發生地動。

 
那也只能說你張延齡流年不利,喝口涼水都塞牙,老天都故意整你唄?

 
事還真有。

 
你氣不氣?

 
“蕭公公,我這邊快要入闈了,您看還有別的要問嗎?”張周笑著問道。

 
蕭敬此時內心已經被此消息雷得外焦裡嫩,他還是忍不住問道:“確定是嗎?”

 
“壬子日,也就是十六,就會出現此情況。等等,讓我算算,陝西寧夏的地動,應該是癸卯,昨天都發生了……你看我這也不太準,估計這兩天地動的消息就要傳來……蕭公公,咱別過?”

 
蕭敬當然不想就這麼放張周走。

 
這是好不容易把人逮住,不問個明白,回去後被皇帝盤問而捉急的人就是他蕭某人。

 
“張先生啊……”

 
“開門了!入闈了入闈了!”

 
後面一堆人在那喊。

 
張周也顯得很急切道:“要進貢院了,蕭公公,咱有話等出貢院後再說。反正以後也還有機會見面的。”

 
“別……”

 
蕭敬正要挽留,卻發現張周腳步不停就往轅門那邊跑去了。

 
……

 
……

 
乾清宮內。

 
蕭敬回來後,將張周的推測,小心翼翼告知朱祐樘。

 
當蕭敬說完之後,現場鴉雀無聲,司禮監幾個人都望著朱祐樘,不知該說點什麼好。

 
“是不是朕降罪給延齡,再把彭泉放了,上天就不會有這回事了?”半晌之後,朱祐樘終於問出此問題來。

 
蕭敬心說一聲我靠。

 
走之前怎麼我沒問清楚這回事啊?還在想應該把該問都問了,果然還是草率了啊。

 
當時就該把張周給扣下,讓他把能說的都說完,反正入場也不急於一時的,怎麼就放他走了?現在想把人找回來問問都沒機會了。

 
戴義試探著道:“陛下,應該……可能吧。”

 
朱祐樘未置可否。

 
一旁的陳寬插了一句嘴:“此等事,也沒那麼玄吧?”

 
說發生地動就發生地動?說在哪發生就在哪發生?真當自己是神仙?

 
幾個太監又都看著陳寬。

 
眼神好似在說,你陳寬還真是什麼都敢說,要真發生了,你是要立什麼賭注嗎?

 
朱祐樘冷冷道:“如果朕對延齡又未有任何的舉措,建昌衛真又發生了地動,那朕……在臣工面前,便無地自容!”

 
戴義等人琢磨了一下。

 
皇帝沒自信,怕不處理張延齡惹怒了上天。

 
發生個地動,你完全可以說這是湊巧,但問題是……大臣和百姓他們都不信啊,他們會借題發揮的。

 
“那陛下不如……小懲大誡?”戴義提議。

 
都看出來皇帝不想懲罰張延齡,還想是非不分去懲罰彭泉,那就提議一下,把彭泉放了,再對張延齡罰酒三杯,或許上天就免於懲罰了呢?

 
正說著,門口有太監來通稟:“陛下,皇后娘娘請您過去。”

 
“又來!”

 
朱祐樘聽了也很煩,他朝蕭敬招呼一聲,“你跟朕去,把秉寬所說的,跟皇后說清楚。”

 
“是!”

 
蕭敬連頭都不敢抬了。

 
……

 
……

 
坤寧宮內。

 
朱祐樘坐在一邊,聽著妻子的抱怨,所說的仍舊不過是有人為難張家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