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一百五十章 朕很焦慮

 
刑部尚書白昂道:“陛下,是否該以平江伯陳銳調寧夏,以防韃靼東進?”

 
雖然陳銳跟火篩交兵吃了很多虧,但好像陳銳跟達延汗巴圖蒙克的交兵中,並未落下風。

 
白昂的建議,其實就跟很多人想法一樣。

 
既然陛下您錯了,就該做彌補。

 
咱還是把偏頭關的防備給鬆懈下來,把能打的人往三邊調,畢竟那邊才是韃靼小王子最經常出沒的區域,把韃靼小王子給打服了,火篩他整不出什麼么蛾子。

 
“暫時不用了!”

 
朱祐樘的態度仍舊很明確,“在朕看來,偏關的戰事才是最緊要的,不過昨夜偏關已無消息傳來,或是已有交兵。想來這兩天,會有結果吧。”

 
白昂道:“前兩日接連有偏頭關戰報傳來,何以會令戰報中斷?”

 
馬文升解釋道:“若是狄夷有叩關跡象,則難從關口內往外派出哨騎,城關內消息閉塞,或在一兩日後緩解。”

 
謝遷也笑道:“韃靼人到了偏關,毀去周邊諸多土堡,甚至連城塞也不放過,難道他們就只是轉一圈就走嗎?”

 
這語氣,像是在嘲弄那些不懂行軍打仗的人。

 
本來眾大臣中,那些對軍事不太精通的人,在聽了早朝各處的奏報後,還覺得皇帝是將王越錯誤安置在偏頭關,導致了韃靼小王子在寧夏西路等處開始劫掠,覺得皇帝的佈置是不當的。

 
誰知這邊馬文升以他資深經驗告訴在場的人,偏頭關仍舊是這場戰事中的重中之重。

 
而偏頭關突然出現的戰報真空,也很可能是韃靼人開始圍困城關的結果。

 
屠滽請示道:“陛下,是否該從大同鎮調撥兵馬馳援?”

 
“不必。”

 
朱祐樘道,“若真有此等需要,王威寧會自行調集,這一戰已跟他打好了招呼,他對於眼前要遇到的事早就心知肚明,朕不相信以他的經驗,在明知如此的情況下,會需要倉促安排。”

 
皇帝雖然對偏頭關的戰事很焦灼,但他對王越還是有信心的。

 
王越是臨時被派到偏頭關嗎?

 
提前兩個月,就告訴你在偏頭關會遇到什麼事,也知道韃靼人會傾巢而出,如果非要等戰事開打之後,你才發現在偏頭關所駐守的兵馬不足,還要從別的地方徵調……那你王越乾脆一頭撞死算了。

 
“陛下,那遼東義州定功之事,該如何頒賞?”禮部尚書徐瓊出來請示。

 
朱祐樘沒回答。

 
一旁的戴義道:“陛下昨夜已跟劉閣老商議完畢,升奏捷者二人官各一級,各賜衣一襲,鈔一千貫。”

 
在場大臣聽了之後心裡有點不服。

 
之前王越在賀蘭山就殺了韃靼四十二人,雖然那是直接跟韃靼小王子達延部交兵,可能戰鬥烈度上比遼東要強,但人家遼東這幾位,怎麼說都是斬殺了一百人多,就給賜這麼點玩意?

 
話說陛下,您是不是太偏心了?

 
或者是,您覺得這戰果沒有出現在合適的地方,所以刻意壓遼張玉和李杲的功勞吧?

 
……

 
……

 
朝議結束。

 
眾大臣走在出宮的路上,很多人還對皇帝於偏頭關的安排,帶著一些疑慮。

 
“謝閣老,您說這狄夷左中右三路出擊,陛下為何要執著於中路的偏關之戰?既如此的話,那何不從各處多增派兵馬,而是讓王威寧一人擔當?遼東義州之捷,足以振奮軍心,何以連功勳賞賜都會這般不鹹不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