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一百六十九章 做人做得很通透

 
他道:“如今西北邊關局勢混亂,朕準備以王威寧為左都御史,掛兵部尚書銜,總制延綏、寧夏、陝西等處軍務,同時協同偏關、大同、宣府等處軍務糧草等,一直到西北局勢平定之後。到時回朝,再做定議。”

 
在場大臣一聽,又傻眼了。

 
他們隨即想到一個問題……

 
我們把王威寧的軍功議定之事給拖延了,那王威寧還是個文官,如果是文官還要總制西北軍務的話,那皇帝要加他左都御史和掛個虛職的兵部尚書頭銜,那是一點毛病都沒有,甚至可以說,如果王威寧調回朝廷,可能馬文升都要讓位。

 
也不是說讓馬文升直接退休,到時可能給馬文升一個吏部尚書的職位,再不值也是個禮部尚書,或者是南京兵部尚書之類的……

 
總之王威寧還是文官一天,那他們壓王威寧的功勞,就涉及到跟自己搶飯碗的問題了。

 
大臣們心中那個惱恨啊。

 
想出來反對皇帝此舉,卻很難下口,皇帝對王越是正常升遷。

 
不反對的話。

 
王威寧又不是勳貴,沒去動人家武勳的奶酪了,倒是把我們文官的基本盤給破壞?

 
那還不如……

 
有的人便將目光投向馬文升和劉健等人,意思是,你們乾脆別爭了,讓他當個威寧侯怎麼了?大明的侯爵可就多了,幹嘛跟個王威寧鬥氣呢?他當他的侯爵,當了武勳之後,跟咱文官就井水不犯河水了,豈不是皆大歡喜?

 
馬文升和劉健等人,一時之間也沒料到皇帝會來這招。

 
升王越為三邊總督還不算,聽皇帝的意思,這是要以王越節制九邊軍務?

 
皇帝怎麼這麼相信王越?不怕這老小子造反的?

 
朱祐樘幽幽嘆道:“王威寧為朝廷征戰半生,立下諸多的功勞,在先皇時便已是兵部尚書,若立了如此功勞,朕還只是讓他做個兵部左侍郎、右都御史,便顯得刻薄了,也不利於對功勳的彰顯。諸位卿家以為呢?”

 
沒人應答。

 
皇帝的話,沒邏輯上的錯誤。

 
在王威寧沒立大功的成化年間,王威寧就是以正職的兵部尚書去西北領軍務,賀蘭山一戰時,王威寧也是左都御史。

 
現在只給他個虛職的兵部尚書、左都御史,有什麼問題嗎?

 
只是皇帝那句“到時回朝,再做定議”有點可怕。

 
這意味著,如果皇帝調王威寧回來,那王威寧就至少是個正職的兵部尚書,馬文升就要靠邊站。

 
謝遷走出來,以稍微溫和的口吻道:“陛下,讓王威寧節制西北多處關塞軍務,會不會……職責太重了?”

 
不說他權大,只說他壓力大,意思是,咱要找人給他分擔一下啊。

 
朱祐樘道:“能者多勞,如今也只有他的名聲,方能震懾西北宵小。諸位卿家不會對此也有何意見吧?”

 
謝遷也在苦笑,隨後退回臣班。

 
“朝議繼續吧……”

 
朱祐樘好像已佔據了絕對上風,隨後也先跳開這話題,轉而先說別的。

 
……

 
……

 
朝議結束。

 
朱祐樘先回乾清宮,等候內廷的小會,而劉健、謝遷和馬文升隨後將會往內廷去,而在走之前,他們就先被大臣給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