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一百八十八章 幫,也是害

 
朱祐樘道:“朕已在朝堂放出話,要徹查此事,那朝臣估計輕易是不會罷休的。”

 
皇帝很瞭解那些文官的尿性,落井下石這套他們做得最絕,歷史上皇帝也是先下了華昶、唐寅和徐經三人的詔獄,程敏政是在十幾天之後才被收押的,皇帝甚至對參劾程敏政的奏疏留中不發,就是在遲疑。

 
結果最後還是被文臣裹挾,最後不得已將程敏塞進詔獄,然後程敏政就在裡面受到非人的待遇,最後雖無證據證明程敏政參與鬻題,但也因為程敏政收受了徐經所給的金幣,而被革職,出獄沒幾天便死於拷問的創傷。

 
“陛下,臣有一策。可以讓他寫一份東西,自陳在最近半年來,不避嫌疑的情況下所做的錯事,再將這份東西拿去跟華昶或是應考的舉子進行對質,文武大臣也可旁聽,並以此來斷定是非。”

 
張周要做的,其實就是讓程敏政早點“認罪”。

 
認收受金幣的罪,認跟徐經談論會試的罪,如此既是保程敏政一條命,其實也是在保唐寅的前途。

 
張周想說,老程啊,能幫你就這麼多。

 
誰讓你不是文官主流呢?

 
非要在會試上出那麼難的題目,讓考生犯難,別人不攻擊你攻擊誰?你出點簡單的題目,大家興高采烈作答完畢,各憑實力去爭,不也挺好?非要用你所謂的才華,用題目就把那些士子分個三六九等,不會的甚至都要交白卷……

 
你這不出事才怪呢!

 
戴義問道:“張先生,讓程學士認錯,這可能嗎?這近乎相當於認罪。”

 
張周笑道:“他若不認,可以提示他一下,告訴他哪些地方做得不對,由陛下提點,正戳中他的軟肋,他若抵賴那就是自取滅亡。”

 
“提示?”朱祐樘笑了笑,擺擺手,“秉寬,虧你想得出來。看來你早就能算到他的過錯都在何處,也想到如何提示,能令他自陳其錯了吧?”

 
張周道:“臣就是想提醒他跟士子來往,還讓門子設下相見門檻的事。”

 
朱祐樘微微頷首道:“好,如何提示,由你來定。朕採納。但是朕不太明白,你為何……要幫他?”

 
“陛下,這是幫嗎?”張周裝出很驚訝的樣子。

 
朱祐樘笑道:“秉寬,這可不是你的性子,朕能覺察出,你雖是在讓他認錯,但究其根本,還是讓他免於牢獄之災。”

 
張周慚愧一笑道:“這都被陛下識破,看來臣還真不適合當個有城府的文臣。其實臣要幫他,除了是為自己早些洗清嫌疑之外,也是不想令事態擴大,讓陛下和朝廷為難。同時……臣還覺得,程敏政乃大明柱樑,哪怕政壇不需要他,學界也需要他,而唐寅也是可造之才,臣還欠了他一個解元。”

 
張周也想過這個問題。

 
本來他都已牽扯其中,應該儘量避嫌才是,到底自己應該在鬻題案中扮演什麼角色?

 
但若就此不理的話,程敏政身死,徐經和唐寅一生不得再考會試,歷史上少了潛在的治世能臣,卻多了一個詩畫雙絕的話題人物唐伯虎……讓歷史沿著本來的走向發展,也不是不行。

 
但張周又覺得。

 
不正是因為自己的出現,才能讓這個大明更精彩?

 
自己既然來了,為何還要給歷史留遺憾?

 
改變就改變了,本來以自己的方式去改變歷史,也是穿越者們的意義所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