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二百零八章 臣不上,陛下您來


張周也發現,朱祐樘好像現在什麼事都想倚重他。

 
對他過分信任,似也並不是好事。

 
這不。

 
皇帝就想把他的超乎尋常的能力,用在幫張延齡上,要是這貨在遼東鬧騰起來,不定出什麼亂子,要扼制。

 
“秉寬,這裡有最近天災人禍的上報,最重要的就是北方的旱情,今日朝堂上戶部一直都在奏此事,你看看……”

 
朱祐樘說著,讓戴義將有關旱情的奏疏,拿給張周看。

 
“有辦法嗎?”

 
朱祐樘眼神熱切望著張周。

 
戴義怕張周不明白,解釋道:“張先生,您看是否能祈雨,來一場大雨解如今的旱情?”

 
果然。

 
張周心說,這就是過分信任的壞處,好像以為他真什麼事都能幹了。

 
“陛下,此等時候是應該派人去禱雨。”

 
張周知道,歷史上因為這場旱情,朱祐樘曾在三月初十,派人去祈雨。

 
“(三月)癸酉,以久旱禱雨,遣新寧伯譚祐祭告天地,遂安伯陳韶告社稷,成山伯王鏞告山川……”

 
也就是分別以三名勳貴,去祭天地壇、社稷壇和山川壇。

 
並在兩天後,也就是三月十二,果然下了一場雨,百姓以為神,並以此頌揚弘治帝愛民如子得到上天庇佑,也成為歷史上記錄朱祐樘賢明的佐證。

 
當然張周知道,弘治中期的旱災,在弘治十二年並不嚴重,兩個月滴雨不下,碰上農曆三月天氣候開始對流下一場雨也沒什麼稀奇。

 
但對於這時代相信天意的人來說,可不得了。

 
皇帝一派人去祈雨,兩天後雨就下來,只能說明皇帝有神明庇佑。

 
朱祐樘嘆道:“朕也想過派人去祈雨,但欽天監監正吳昊也說,這兩年旱情或還會持續,所以就算祈雨效果也未必會有。朕只能先將這件事放下。”

 
張周本來沒把吳昊這個欽天監正的易學能力放在心上,張周雖然在外人眼中是方士,但他卻是唯物主義者。

 
現在卻看來。

 
易學至少在測算氣候什麼的,還是有一定可參考價值的。

 
想想也是。

 
歷史上有很多人留下了具備“呼風喚雨”能力的傳說,其實不就是提前推算到了天氣的變化,然後裝作是自己能改變氣候,讓別人對自己推崇。

 
裝逼嘛。

 
張周道:“陛下,臣並沒有呼風喚雨的本事,禱雨這種事,臣也無能為力。”

 
“那……唉!秉寬,別勉強。”朱祐樘嘆口氣。

 
他也知道事在人為,不能每件事都仰仗於張周,那也太過分。

 
張周道:“但臣可以稍微推算一下,哪天有可能會下雨。”

 
朱祐樘本還在遺憾,聞言,雙目瞳孔收縮瞬間有了神采。

 
戴義等人目光也熱切起來,戴義更是忍不住替皇帝問道:“那張先生,幾時會下雨?”

 
“戴公公,我所說的推算,不是一定,只能說是大概率,就是下雨的機會比較大,現在是初八,在我看來三月十二下雨的概率會比較大,但這場雨持續時間不會太長,對於緩解旱情……杯水車薪。”

 
張周道,“不過從這場雨之後,三四月之間都會接連有雨水,順天府周邊的旱情會逐步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