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二百一十九章 文官派系不止一家

 
把不住你的脈,哀家這七十年白活了。

 
“如此……會不會不太好?”朱祐樘道,“朕不知該怎麼跟林侍郎說。”

 
周太后笑道:“此事是哀家提出來的,自然由哀家去說,皇帝你也不必太往心裡去,哀家自會給促成。”

 
“那……多謝皇祖母。”

 
朱祐樘琢磨了一下,這主意甚好。

 
讓張周跟林瀚聯姻,讓林瀚的女兒過去當小妾,看起來這聯姻基礎不牢固,但張周的正妻也不是什麼大門大戶出身,如果是御賜的聯姻,那就算是小妾也能獲得很高的地位,就近乎相當於“平妻”。

 
當然在大明沒有平妻這個概念,是妾還是妾,只是身份更得到一些保障罷了。

 
林瀚在士子中的聲望卓著,再加上林瀚從來不與人爭鋒,也不像程敏政那樣有仕途上的糾葛,別人對林瀚也都很尊重。

 
張周有林瀚這個老丈人背書,怎麼看都可以在文官中先奠定個基石。

 
周太后笑道:“皇帝,有時間多帶皇后和太子他們過來給哀家看看,哀家沒剩下幾年,心中就記掛著你們這些小輩。秉寬會辦事,你信任他,哀家也信他,他還能幫皇室和朝廷做事,這樣的年輕人誰會不喜歡呢?”

 
“是,是……”

 
朱祐樘臉上掛著笑容,跟他祖母的關係好像也親近了許多。

 
……

 
……

 
張周府宅,張燈結綵。

 
就算張周不想高調,但中了狀元,如果還要刻意低調,那就沒什麼意義了。

 
反正別人也知道這是他的家,當天來湊熱鬧的人很多,難得的是有很多就近的城民也過來討喜,賺討喜賞錢這種事,似乎在哪都通行,之前張週中貢士沒理由來,但中狀元再不來,對普通人來說簡直是要錯過幾百兩銀子。

 
鞭炮齊鳴。

 
張周這裡也迎來一些道賀的人,一般來說張周直接避而不見就行。

 
但有一人,他不得不見,是張皇后的姑父,身為通政使司左通政的沈祿。

 
一般的文官,在這種時候是不會來給一個新科進士道賀的,都會自顧身份,一些近佞出身的傳奉官想來見,張周自有大把的理由不去見,可沈祿雖也是近佞,但人家是進士出身,朝中背景還很雄厚,張周就要給這面子。

 
“張狀元,真是一表人才。久仰大名了。”

 
沈祿五十多歲,很富態,走路肚子都搖搖晃晃的,卻給人一種沉穩的感覺。

 
“沈通政有禮,請進。”

 
張周把沈祿請到正堂,而本來準備去正堂的蔣德鍾則很識趣退到一邊,連招呼都不過來打。

 
蔣德鍾現在也看明白了,就算他是張周的老丈人,但跟張周的身份地位不在一個層次,也就不在這些名儒面前裝什麼斯文人,還是當好自己商賈的身份便可。

 
沈祿坐下來後,先是簡單寒暄,隨後道:“按照以往的規矩,新科進士都是進翰林院的,以後雖不在一個衙門內,但接觸也會多。秉寬你有何需要相助之處,只管打一聲招呼,說起來我也也很喜歡跟年輕人接觸,都是這麼過來的。”

 
沈祿看起來這是在寒暄,但其實就是在告訴張周,咱可以若隱若現先結個小黨。

 
不一定非要當一個派系的,可有什麼事互相照應一下。

 
張周笑道:“到時或還要勞煩沈通政。”

 
張周並不會明言拒絕。

 
他很清楚為什麼來的人是沈祿。

 
如果來的是李東陽、謝遷這些人,他反而會不適應,之前謝遷是來過,但那建立在他還屁玩意不是的情況下,如果他中了進士,那些傳統文官是忌憚於跟他私下往來的。

 
沈祿是代表自己一個人嗎?

 
他代表的是背後一系列跟皇室有裙帶關係的文官,朝中文官代表人物就是徐瓊,刑部尚書白昂勉強也算一個,這還只是部堂級別的,下面正卿、少卿等級別的人就更多……別看大明弘治年間吏治算是清明,但因為皇帝對張皇后一家的寵信,使得跟張家有沾親帶故關係的,在朝中都會自成一派。

 
連張周鄉試的座師王鏊,跟張家都有姻親關係。

 
“秉寬,未曾想你能中狀元,說起來陛下對你的信任,你做個勳臣也無妨。不過如此也好,以後朝中有大事,可以多一個人商議。”沈祿看出張周是個明白人。

 
他也是告訴張周。

 
你也別想著加入劉健、李東陽那個傳統派系了,別看我們這群人有時會被人詬病,但我們中也有禮部尚書,也有刑部尚書,朝中那麼多人給你撐著,難道還辱沒了你不成?

 
你雖是狀元,但也做了不少方士做的事,還是我們這邊比較開明,能接納得了你。

 
“好。”張周笑著。

 
現在急著去站隊?

 
張周沒那麼愚蠢。

 
我為什麼要跟別人結黨?我自己自成一黨不好嗎?

 
皇帝最開始的時候或許是想讓他融入文臣,但如果他什麼意見都跟文臣一樣,那時候皇帝才會擔心吧?逐漸皇帝也會明白,他要的是隔絕於朝中文臣體系之外的的張秉寬。

 
所以張周從開始以天意進言,就沒想過怎麼去討好劉健、李東陽這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