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二百二十七章 東宮講班秩序

 
差事不重要,但這個差事背後隱藏的內閣人選,卻成為朝中上下相爭的重點。

 
就算是傳統文官派系,也會分小的派系,也有很多人眼紅於此差事,翰林體系中諸如王華、劉機、張苪、江瀾、武衛、白鉞等人,也都對翰林學士的職位虎視眈眈,只是他們還不足以在這等時候被推為人選。

 
朝堂之內,似乎眼下都忘了遼東還在備戰。

 
只有張周說朵顏三衛還會再來,普通大臣則覺得張周是在發癔症,朵顏三衛就算窮瘋了,也不敢一而再跑大明遼東撒野吧?再說大明現在還有王威寧這樣的名將,他們不怕自己當王威寧踏破草原的第一站?

 
現在還是關注誰來當翰林學士,更符合他們的利益。

 
……

 
……

 
朝議結束之後。

 
張周沒有離開,而是跟著蕭敬往乾清宮走,卻還沒走出幾步,就見到朱祐樘在那等他。

 
“……秉寬,你也看到了,朕其實想舉薦王濟之,但反對的聲音卻不少。”

 
張周很想說,陛下您何必堅持要跟文官唱反調呢?

 
不過想想也是。

 
現在皇帝可能是覺得自己“翅膀硬了”吧。

 
朱祐樘道:“你可知朕為何要用王濟之?”

 
張周苦笑道:“不會是因為臣吧?”

 
“呵呵。”朱祐樘笑眯眯道,“真被你說對了,正是因為你,朕想的是,如果他做了翰林學士,跟你之間應該就沒那麼多隔閡。今天你也要去翰林院到任,朕已讓人跟王濟之打了招呼,無論他是否當翰林學士,你們在東宮進講時,都要通力配合。”

 
“這……不好配合啊。陛下應該知道,臣是新人,王學士再客氣,也只把臣當個打雜的。”

 
張周很清楚自己幾斤幾兩。

 
如果是按照傳統方式去給太子授課,王鏊肯定不會接納他的。

 
他也不指望王鏊會改變對他的一些成見,就算是座師又怎樣?王鏊還是有其傳統文官架子的,張周在之前皇帝安排江南考生去拜座師時就發現,王鏊骨子裡的傲氣是容不下新人跳脫的。

 
朱祐樘道:“他能跟你配合,你就與他配合,配合不了的話……朕已有主意,讓你可以單獨給太子進講。具體的,你過去之後就知道了。”

 
“……”

 
張周也有點無語。

 
還說把王鏊提拔為翰林學士在幫我?一扭臉,就要把我擺在跟王鏊對立的立場上。

 
陛下,咱有點言不由衷啊。

 
“秉寬,你覺得濟之跟另外兩人爭,機會大不大?朕如果堅持的話,應該能讓劉閣老他們同意吧?”朱祐樘很認真問張周的意見。

 
張周想說,你當皇帝的,肯定是以你選的人為優先。

 
但就怕王鏊跟程敏政一樣,一旦他受到格外關照,就要倒黴。

 
張周笑道:“如果是這三人的話,那王學士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唉!”朱祐樘嘆道,“倒是朕覺得,楊介夫的能力也不低,過去兩年給太子授課,還有在編撰書籍方面,他都是很有一套的。只是資歷低了一些,其實朕還是很欣賞他,若沒有你這層關係,拔擢於他也不是不可。”

 
皇帝的直接,也讓張周覺得,自己可能也要深度參與到朝廷用人中來。

 
從他的利益角度出發,將王鏊提拔起來,的確是比楊廷和要好。

 
傳統派系的人,誰會把他張周當回事?

 
王鏊始終是他的座師,再加上王鏊並不是劉健等派系的核心成員,他以後在朝中遭遇到壓力時,自然也會想著找他張周來幫忙。

 
張周道:“臣有個不太好的預感,是涉及到楊侍講的。只怕最近兩月,他家中會有事,耽誤了他的仕途。”

 
“嗯?”

 
朱祐樘一臉不解。

 
旁邊的戴義急忙問道:“張先生,您是說,楊侍講的尊堂,可能會有……意外?”

 
張周嘆道:“臣並不知曉背後的緣由,但料想楊侍講的家人都在川蜀之地,也經不起旅途顛簸,至於他父母親人是否安好,或是得什麼病,臣並不能推測出來。只能說……可能會如此。”

 
“這……”

 
朱祐樘本來也對楊廷和沒什麼意見。

 
或者說,楊廷和還沒有資格讓皇帝引起反感,楊廷和目前的身份地位,還只是個“小角色”。

 
蕭敬感慨一句:“可惜不能像之前張先生救助威寧侯那樣……”

 
言者無心。

 
朱祐樘道:“去,派人去到楊卿家在京官所,告訴他這件事,讓他心理有個準備。如果可行的話……給他三個月的假期,讓他回去看看。”

 
“陛下,這……怕是不妥。”

 
戴義差點要苦勸。

 
現在只是張周說楊廷和的父母可能會有生命之虞,而本身楊廷和還在競爭翰林學士的人選中,陛下您這麼做,不會讓朝中大臣覺得您是用一些非常規的手段,去趕走您所舉薦人選的競爭者?

 
朱祐樘道:“朕知道你們的意思,朕在此事上,也絕沒有私心,只是想讓楊卿家早做準備,這難道也有錯嗎?讓他回去探親,盡孝道,如果他們是覺得朕有私心的話,大可等他回來之後,再給他個翰林學士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