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二百五十六章 紅顏易得,知己難尋


五月十二。

 
城西的演炮場,當天戒備格外森嚴,張周陪同朱祐樘親自過來視察演炮。

 
張懋、朱暉等勳貴,以及兵部尚書馬文升也隨駕而來,由戶部郎中、研武堂講官王瓊,代表張周和研武堂對朱祐樘等人做火炮上的講解。

 
“……陛下,這種炮,就是在遼東寧遠有神威表現的子母炮,這裡是炮身,如果要換彈藥時,則直接將子炮取下,可做更替,點火則是以引線引燃……”

 
“遠炮皆可開花,具體可分為落地開花和空中開花兩種,在軍中也被稱之為霰彈和開花彈。”

 
“這種則是張侍講剛找人鑄成的重炮!”

 
因為只是視察,所有人包括皇帝和馬文升,也只是先看看這炮的外觀如何,至於威力還要等一會做演示。

 
朱祐樘問道:“何為重炮?”

 
王瓊望著張周,意思是你發明的,還是由你來細說比較好,我這個到底是照貓畫虎不得精髓。

 
張周笑道:“陛下,這種炮您看,炮管很粗很長,炮身厚重,射程可到五六里。”

 
“如此遠?”還沒等朱祐樘說什麼,一旁的馬文升先皺眉質疑了一句。

 
“馬部堂,一般的神威炮重量多在三四百斤,而這種重炮,光是炮身就有兩千斤以上,炮彈也可到三十多斤……遠處五里之外,已修築了一片臨時的城牆,用以做試驗,不妨之後我們一同查看其威力如何?”

 
張周對這種重炮還是很重視的。

 
之前造不出來,是因為鋼鐵產量嚴重不足,但隨著西山煤礦開始出產煤炭,鍊鋼方面也大有進展,材料已不是最大的侷限。

 
這種炮,既像是後世在明末戰爭中大行其道的“紅夷大炮”,其實結構更類似於“阿姆斯特朗炮”,從射程來說要比紅夷大炮更遠,威力更大,主要還運用上了黃火藥,也可以做到落地開花的效果。

 
……

 
……

 
演炮開始了。

 
君臣眾人都上了山坡上的觀禮臺,角度近乎垂直去看著下面演炮的過程。

 
望遠鏡也被蕭敬遞給了朱祐樘,朱祐樘一手拿著望遠鏡,一手從城垛的孔隙指出去問道:“秉寬,是那邊的城牆嗎?”

 
張周道:“是的陛下。”

 
“少說有五六里啊。”朱祐樘感慨了一句。

 
馬文升本還以為張週會在距離等參數上做一些假,但由他親自看過遠處的城牆之後,發現並不會有這方面的疑慮。

 
張周將一面小旗遞給朱祐樘道:“陛下,這第一炮還是由您來下令發射吧。”

 
“好!”

 
朱祐樘很高興,從來都是病懨懨的他,第一次有種親自上陣殺敵的感覺,隨即他舉起小旗子揮舞了一下。

 
旁邊馬上有信號彈升空。

 
下面負責演炮的人,變成了王瓊和朱鳳,關鍵時候需要他兩個“專業人員”來負責,至於保國公朱暉等人現在也都只是立在觀禮臺上。

 
“轟!”

 
一炮發出。

 
一個黑乎乎的炮彈劃出美妙的拋物線,準確打在五六里之外一處高約十三米,寬度約五十米,厚度也有四五米的臨時城牆。

 
火光先傳來,但見炮彈下去,伴隨著火光升起黑煙,周圍的城牆不是被炸塌,而是直接被炸飛,周圍磚塊、塵土飛揚,升起了小號的蘑菇雲,就在眾觀禮之人還在驚訝於此重炮的威力時,“轟隆隆”的聲音這才傳來。

 
山頭地面似乎都在顫抖。

 
張懋在旁驚歎道:“如同平地起驚雷啊。”

 
眾人都打量著張老頭。

 
心裡在想,這裡有你什麼事?飆才學呢?

 
朱祐樘心下稍微有些慌張,隨後他扶著城垛,這才站定,稍微平復心情之後,對著張周的臉上充滿驚喜:“很好。”

 
不需要過多的評價。

 
連先前對於陪同聖駕出城觀禮演炮的馬文升,此時也一點脾氣都沒有了。

 
張周道:“陛下,接下來是演示遠炮。不過陛下,相比於重炮,這遠炮再遠,也就那麼回事了。”

 
“呵呵。”朱祐樘笑了笑,“朕就不下令開炮了,你來!”

 
張周這才拿起令旗,在空中繞了幾圈之後,做出開炮的手勢。

 
……

 
……

 
子母炮是之前寧遠一戰獲勝最大的利器,可當有了重炮的威力在前,三門子母炮發射出炮彈,落地後又是開花又是火光,周圍稻草人一片狼藉……

 
威力是很大。

 
但珠玉在前,在場觀禮的人都覺得有點索然無味。

 
朱祐樘卻看得很興奮,雙目冒光道:“便是那一門小小的遠炮,便有如此大的威力?”

 
張周道:“陛下,遠炮炮彈的覆蓋面積較大,尤其是霰彈,但其威力遠不如重炮。不過在敵寇以騎兵、步兵等攻城時,卻有極佳的阻斷效果。”

 
“那重炮呢?”旁邊的馬文升質疑了一句,“此等的威力,對我大明城塞也會造成一定的威脅。”

 
他差點就想說,韃靼人不怎麼喜歡修築城塞,你用威力這麼大的火炮上戰場,別擊敗敵寇的作用沒起來,卻被敵人仿照去,用來對付大明城關要塞。

 
張周笑道:“馬部堂問得好,重炮威力巨大,可作為一座城塞鎮關之用,大明也不可能每座城都鑄造幾十上百門這種重炮吧?如此將大明關城的防守範圍擴大五六里之外,對於大明騎兵的發揮,便有了進退的縱深,北方狄夷只怕以後再難接近我大明城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