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二百六十六章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眾人在聽說謝遷一次俸鈔折換,就能拿到一座京城宅邸,他們自然是帶著羨慕嫉妒恨。

 
但他們也知道,京城一共才三位閣老,不是人人都有那麼多俸鈔可以折的。

 
……

 
……

 
朝議開始。

 
先由戶部尚書周經,代表文臣上謝表。

 
朱祐樘道:“都是諸位卿家應得的,實在不必感念。不過能折色十成,也是因為……有張卿家出錢出力。”

 
在場大臣心中都帶著疑惑。

 
皇帝明明是派東廠給折色俸鈔,這怎麼還有張周的事?

 
就算是張周協同了一下,陛下您這往張周身上轉移恩惠的事,是不是有點太刻意了?他就算出錢出力,能出到什麼程度?別是中途還被他貪墨了不少吧?

 
蕭敬隨即走出來道:“此番折色俸鈔,內庫等共折換鈔銀四千七百兩,張周納一萬三千兩正色銀,陛下恩許調白銀五千四百兩……共白銀兩萬三千一百二十二兩。”

 
在場大臣聞言不由面面相覷。

 
我們感謝皇帝給我們發錢,原來是感謝錯了……感情是張周自掏腰包給我們發俸祿?

 
這是什麼規則?

 
他……他居然有一萬三千兩銀子?他才入朝幾天?這是什麼家產?

 
把京城十套宅子給捐出來,給我們發俸祿?

 
劉健走出來道:“陛下,折色俸鈔,本就無須十成折兌,實在沒有必要……讓張侍講破費。”

 
朱祐樘道:“諸位卿家,這是張卿家個人的好意,先前你們不是對朕讓他鑄炮之事,頗有微辭嗎?還有朕賜給他西山的煤窯,你們也曾上奏說如此壞了規矩。朕曾給過他不少的賞賜,而且他也並沒有從他人手中受賄納賄,他在京的一言一行,都在朕的監督之下。”

 
皇帝就差告訴這群人,就算張周真有什麼非法收入,朕也是默許的,甚至是朕讓他這麼幹的。

 
你們就別閒的沒事去給他挑刺。

 
“本來折色十成是做不到的,但朕又加了幾千兩銀子,朕也不能辜負了秉寬的一片心意。”朱祐樘說到這裡,還有些自我感動。

 
看看你們這群大臣,平時對朕百般挑剔,對秉寬也諸多非議。

 
可關鍵時候,還不是我們君臣二人聯合起來給你們發工資?

 
但對大臣來說……他們可是不會感恩的,因為在他們看來,給朝廷辦事拿俸祿,那是天經地義的,尤其是其中那些貪官,折色俸鈔這點銀子,他們還瞧不上眼。

 
朱祐樘嘆道:“朕知曉,在京當官雖是清貴,卻也清苦,不像地方官會巧立名目徵收羨餘,你們多都要靠手上這點俸祿度日。越是清貴的公廨,情況越是嚴重。這次張卿家肯拿出銀子來,為諸位折色俸鈔,也不要再過多挑剔他了。”

 
大臣們雖然心裡還是有意見,但到手的銀子卻是實在的。

 
朱祐樘趁熱打鐵道:“朕也不能白拿他的銀子,朕準備讓他在京師周邊開幾個礦,如此也算是填補了他的損失。”

 
“陛下……”周經先前是代表官員上表謝恩的,但現在也是由他出來代表文官反對。

 
“周卿家,你先聽朕說完。”朱祐樘不耐煩道,“眼下西北局勢多變,能震懾狄夷不臣之心的,就是火炮和威武天火藥,而這兩種東西的製備,更多是要靠礦山礦脈的堆積,以目前京師周遭煤、鐵的產量,能足夠應付開銷嗎?”

 
周經突然發現,自己這個戶部尚書,也成了紙上談兵的典型。

 
被皇帝問得啞口無言。

 
朱祐樘道:“朕也有言在先,只給他煤礦和鐵礦,最多加上硝石礦,都是為製備火器而給他的。而且不會以目前的礦窯來給他,而是讓他自己去發掘,若真有人想投獻礦窯也不是不可……”

 
“朕還跟他商議過,他同意拿出這些礦山收入的兩成,作為額外的礦稅。這批礦稅的用途,便是給諸位卿家折色俸鈔……若是可行的話,未來幾年諸位的俸鈔,一概都以十成折色。”

 
“啊?!”

 
在場大臣一片譁然。

 
還有我們的份?

 
本來已有六科的給事中準備出來死諫,但聽了這話,那些人邁出半步的交收了回去,馬上都重新站定收攝心神,事不關己一般冷眼旁觀。

 
十成折色!

 
每年至少多二三十兩銀子的俸祿,這還只是一般七品左右的給事中,如果是朝中那些郎中、員外郎的,每年折色俸鈔就有四十兩上下,如果再往上升……

 
以往俸鈔都不給折算,就像弘治六年之後的俸鈔,不是到今時今日才給兌?

 
如果只是空頭支票,在場大臣也不會信,關鍵是張周已經拿出一萬多兩銀子,一下給全額兌付將近六年的俸鈔……

 
現在每年多那麼多俸祿,誰聽了不心動?

 
尤其是沒有貪贓枉法門路的清貴衙門之官,他們聽了更覺得心動。

 
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在他們看來,這種事是“不方便”反對。

 
(本章完)